第72章 御书阁(第2/3页)

“好吧。朕确实很好奇,那一位竟然转了性子。”秦诺笑道。

他说的是霍太后。

之前竞争皇位的最后时刻,霍太后一纸诏书,为秦诺再添了一个筹码,其中固然有霍幼绢暗中面见,陈述厉害的关系。如此选择,只能说霍太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而就在昨日,霍幼绢请求转职女官的奏表竟然奇迹般通过了。从此之后,她身上没有了安妃的品级,而是改为乾元殿司仪女官。这是一个正五品的封号,乾元殿四位掌事女官之一。

历代以来,从女官变成后妃的人不少,尤其皇帝身边的女官。但是从后妃转职女官的,实在凤毛麟角,尤其是先帝的后妃。此事完全没有先例,竟然被霍太后允准了,以她老人家的性格,实在让人意外。

“应该是父亲他们从中劝说了吧。”霍幼绢猜测着。

“这么说来,朕应该好好感激霍尚书他们。不仅因为你,还有朕能这么快亲政。”秦诺笑道。

他的年龄正好卡在一个微妙的线上,大周之前也曾经有过幼年继位的皇子,都是由太后或者顾命大臣主政,待皇子十五六岁大婚之后再逐步亲政的。自己今年十四岁,论理,由太后听政,也在情理之中。实际上,在他确定继承皇位之后,以右丞相古洪春为首的朝臣就提出了此事,在朝中引发了一顿争议,之后还是支持他立刻亲政的一派占据了上风。所以他才能享受每天凌晨起床上早朝的待遇。

从这件事,秦诺也察觉到,霍家和霍太后之间的裂痕并没有消失。

古洪春应该是太后的人。她想要继续把持朝政,却范文晟一系阻止了。

在霍幼绢这件事上,太后与霍家之间竟然这么快重归于好了?之前过继一事,霍家从中捣鬼,让霍太后极为恼怒。没想到转眼之间,便又亲亲热热起来。

“也许是谅解了霍卿他们的难处,一家人哪有隔夜的仇恨啊。”秦诺不负责任地猜测着。

“别做梦了,太后的性格,绝不是这么轻易原谅和放弃的人。”霍幼绢不以为然。

秦诺不说话了,要不就是有什么把柄被抓住了?

“我也一样,我就不可能这么轻易原谅他们。”霍幼绢撅起嘴巴,继续说着。虽然这些日子霍家为她转职女官背后也出了不少力气,

秦诺摸了摸鼻子,他很清楚霍幼绢的心结在哪里,也很清楚这些日子未来老丈人应该正在努力修复女儿与家族之间的裂痕,只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而且从私心来说,他是乐于见到霍幼绢与霍家疏远的。他有预感,只要自己的改革推进下去,将来他迟早要对霍家动手的。只希望到时候不要撕地太难看。

大周的朝廷运转,像是一只巨大的摆钟,固执而又规律地运转着。

一件事情一旦被决定,执行的效率还是很快的。第二天摆在秦诺桌案上的奏折,都带着简洁明了的序章。枢密院的官僚显然比翰林院的青头小子更加精干老练,写作的质量也更高,他们很快了解到皇帝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和文字,并且能执行下去。

高良才三个人在入职一天之后就失业了,还背负了一堆的骂名。不过秦诺也不是过河拆桥的人,询问过三个人对未来的意见,其中两个都选择了转职文华馆编修这种清贵的职务,对一个寒门出身的读书人来说,上升的渠道艰难而曲折,这种清闲稳定的铁饭碗是求之不得的好活儿,虽然油水不是那么丰厚,前途不是那么敞亮,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选择拼搏奋斗的。而高良才就不一样了,他自请去地方历练。秦诺也同意了他的选择,将其安排在江西道下辖的一处地方当了县令。以他的才干和野心,相信终究有一天能在朝堂上见到这个人。

奏折的小风波之后,秦诺批阅奏折效率飞速提高。而朝臣们也松了一口气,年轻的皇帝并未如他们之前猜测的,会时常突发奇想,提出种种意料之外的不靠谱意见。

大多数政务都照着以往的惯例顺利进行。只有少数会被提出,拿到议政殿上讨论。对这些议题,甚至皇帝没有直接反对,而是以一种更加温和的类似于请教的态度,与众人商议。这让朝野上下所有人都感到松懈。

同时,朝中紧锣密鼓筹备其秦诺的课程教育来。

三天之后的早朝上,礼部尚书将众人议定的最终方案呈报给年轻的皇帝。

一共有十位老师,分别教导经史子集等各类典籍,有些秦诺听过名字,有些很陌生,但无一例外,都是当世闻名的博学鸿儒。甚至他们还考虑到了秦诺以前当皇子时候的爱好,也设置了兵法武学课程,安排了两位老将军负责教导。

秦诺简单看了一遍,合上,笑道:“诸位爱卿费心了,朕这两日也想过了,一人苦学,未免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