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终宋一朝都没有收复的燕云十六州(第2/3页)

【三十二岁,攻破应天府。】

【三十六岁,攻破大军阀陈友谅。】

【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之后,来到某处寺庙留宿。那里的和尚招待他的时候,不停问他的姓名,搞得朱元璋很烦。

当天晚上,他就在寺庙的墙壁上,写下一首诗。】

【《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啖晓问姓名。】

这虽然是首打油诗,但气势磅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位皇帝的心灵写照。

汉高祖刘邦望着这首诗,仿佛看见了那个杀气冲天的朱元璋。

他赞叹道:“写得好啊,这就是英雄好汉该写的诗!光是这杀气就能吓死人了。”

太上皇赵构并不喜欢武将,更不喜欢粗鄙之人,朱元璋恰好两者都占了,自然让他无法升起好感。

更重要的是,元朝终结了南宋,明朝即将终结元朝。这朱元璋越厉害,不就是在说他们南宋越没用吗?

太上皇赵构看不上这种诗,他自幼饱读经书,诗词歌赋样样拿手,眉头一皱:"俗不可耐。"

宋孝宗倒是挺喜欢朱元璋,为其说话:“这朱元璋没读过几年书,能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而且写得很好啊,颇有‘男儿何不带吴钩’的气势。”

太上皇赵构冷笑:“男儿何不带吴钩?你觉得他能把蒙古人赶回草原?”

宋孝宗略微思忖:“很难,但未必不可以。天幕说了,元廷腐败,反倒是红巾军势如破竹,看来气运又回到了汉人身上。”

太上皇赵构阴阳怪气:

"你想得未免太美,你知道北伐有多不容易吗!

往近了说,整个大宋都没做到。往远了说,恒温北伐,刘裕北伐,诸葛武侯北伐,孙权北伐,哪一个成功了?你觉得朱元璋能比诸葛武侯他们还厉害?”

宋孝宗心中刚涌起的豪情壮志被一盆凉水浇散,感到深深的无力。

是啊,自古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南征容易北伐难。无数英雄都死在北伐的路上。

朱元璋在南方起兵,想打到北方去,简直天方夜谭。

朱元璋顶天了,也就打下一个南方吧。

宋孝宗还是选择替他说话:“朱元璋能像我们大宋一样盘踞南方也不错,起码南方的汉人过得会好一点。”

太上皇赵构:"然后再被清朝所灭,南边继续水深火热,这有什么区别呢?"

因为养子宋孝宗有些脱离他的掌控,太上皇赵构天天跟他哈声,只要对方坚持的,他就要反对。

谁知向来跟面团一样的宋孝宗却被惹急了。

他眼睛都有点气红了:“光复一段时间,总比不光复好,起码这些汉人还记得朝廷。那朱元璋总比您做得好!”

“你!”太上皇赵构气得手颤抖:“不孝子,你怎么跟我说话的?”

“儿臣只是在陈述事实。”

在父子二人吵架的时候,天幕播放了朱元璋打仗的结果。

【三十九岁,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攻破大军阀张士诚。】

【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打下了南方的大半地图,矛头转向北边的大元。】

【四十岁,朱元璋发布北伐德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四十一岁,北伐大军攻破北京,元顺帝逃亡大漠。】

【大元灭亡。】

【同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洪武大帝。】

天幕中出现了新的画面,朱元璋热度高,很多影视剧里都有他,还有人专门拍朱元璋的纪录片,所以素材很好找。古青青挑了央视拍的纪录片。

天幕放元末乱世的时候,bgm低沉婉转,如今却一改颓丧之气,慷慨激昂起来。

皇宫恢

宏,气吞四海。

只见中年男人身穿祭服,负手走进皇宫,来到苍天牌位前,对上苍三跪九叩。

"惟臣,上承天道,下顺臣民,驱除百年之患,裁定南北枭雄,于正月四日,设祭于紫金山巅,昭告天地皇祗,立国大明,建元洪武!"

与此同时,弹幕爆炸了。

弹幕:(啊啊啊!!朱八八!等了这么久,你终于上号了。)

(开局地狱模式,结局恢复中华,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陆秀夫负主跳海而亡是多么的绝望,好在还有大明。)

(两京相爱相杀,从此开始。)

大宋的皇帝则羡慕极了。他们饱受异族铁骑欺凌,更加能体会到统一疆域的不容易。

宋孝宗瞠目结舌。他几乎贪婪地望着天幕放出来的疆域版图,实在没忍住,掩面痛哭:"真是天佑我华夏!壮哉大明!”

“原来北伐是可以的!”

北宋丢了二百五十年的中原,南宋丢了一百多年的江南,都回来了。甚至于,连燕云十六州都被收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