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4页)

人人都白了脸色,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国不可一日无君。

曲筝却没有那么悲观,因为她知道谁来了扬州。

只是看他还和谢玉挤在一起,应该是不能暴露行踪,她只能先保守这个秘密。

曲筝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坐在闺床上回忆这一天发生的事,脸忍不住又烧了起来,她双手捧着滚烫的脸颊,忽而就想到他的病情。

他身体明明到处迸发着力量,却被好几个大夫说脉象细,石大夫那次在京城为他诊治后,也说他脉象不同常理,还计划回江南后对照家里的古医书查找原因。

石大夫家里祖辈行医,什么奇难怪症都见过,不如再让他看看谢衍身体的状况。

曲筝打定主意,第二日就要出府去找石大夫,谁知二叔加派了府卫守门,曲府被围的铁桶一般,即出不去,也进不来。

曲筝找了个借口向二叔讨要出府令牌,二叔断然拒绝,“阿筝你这次一定要听二叔的,现在外面已经可以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了,你这次出去可没那么好的运气,遇到新来的县丞大人了。”

曲筝只好作罢。

第二日午后,她乔装打扮成院里采买的丫鬟,带着绣杏正打算出院门,抬头就看到母亲挡在她的面前,她惊讶的嚷嚷,“阿娘,你怎么在这里埋伏我?”

曲母一声冷笑,“怪不得你二叔不放心,让我一定要盯好你,原来你真的要偷偷出门。”

曲筝抱着母亲的胳膊撒娇,“阿娘,你就让我出去吧,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曲筝不知谢衍在江南待几天,她怕晚了石大夫就帮不到他。

曲母毫不留情的拒绝,“你二叔说了,这两日无论如何都不许你出去。”

曲筝怏怏的“哦”了一声,耷拉下脑袋,眼里的失望难掩。

曲母声音顿时软下来,柔声问,“你不是莽撞不懂事的孩子,能有多大的事非要现在着急忙慌的出去啊?”

曲筝想了想,跟母亲道出实情,“公爷他...来江南了,我看他身体不好,想带石大夫过去给他看看。”

曲母一向优雅,听到这个消息嘴惊的张大,半天才合上,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道,“难怪你二叔说,咱们扬州来了位大人物,萧家已经蹦跶不起来了,原来这位大人物就是公爷。”

曲筝趁机抱住母亲的胳膊,娇声道,“既然娘知道他对北鄢、对扬州有多重要,你说我该不该帮这个忙?”

曲母先点头,忽而又摇了摇,“不对,差点被你糊弄了,他现在的地位和皇帝不过就差个头衔罢了,身边能少得了好大夫?”

她拍了拍女儿的手背,语重心长道,“好孩子,你就再耐心等两天,等城里的危机解除,母亲保证不再拘着你。”

曲筝没吭声,用一双大眼睛看着母亲,可怜兮兮道,“阿娘,你就相信我一次,我会很小心的。”

曲母一看到她这个样子就心软,又想到谢衍,无奈的摆了摆手,道,“罢了,你多带几个府卫。”

曲筝一把抱着母亲,亲昵的在她脖窝蹭了蹭,随后就悄悄的出了府门。

曲筝坐着马车走在街上,见路上已经没有前日那么紧张,车马也能看到几辆,看来正如母亲所说,萧家已经不怎么蹦跶了。

她先到石大夫的住处,将谢衍的情况如实告知,石大夫行医一辈子,从未见过谢衍这种脉象,有心想一探究竟,故而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曲筝。

两人一起赶到谢玉的住处,谢玉开门看见曲筝,面色微变了变,没等她开口先回道,“公爷搬走了。”

“搬走了?”曲筝怔了怔,“搬去哪里了?”

谢玉垂了睫,“搬去玉岭湖畔新建的扬州府衙了。”

曲筝听人说过,玉岭湖新建的扬州府衙不仅风水好,还庄重气派,五里外就有衙役站岗,普通老百姓根本近前不了。

曲筝在谢玉脸上凝望几许,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好像明白了什么。

她慢慢的收回视线,转身,往回走了两步又转过身来,对着谢玉淡淡一笑,“这是扬州有名的神医石大夫,你如果方便的话,带他去给公爷请个脉吧。”

说完则转身,毫不留恋的走了。

谢玉看着她落寞的背影,动了动嘴唇,最终也只是道了一声,“好。”

绣杏在马车变边站着,看见曲筝连门都没进就回来了,就知道怎么回事。

坐在回程的马车上,曲筝一脸恬淡,绣杏倒是气的不轻,嘟囔道,“公爷连面都不和姑娘见一下,你为何还要石大夫留下给他看病。”

在绣杏看来,姑娘这是热脸贴冷屁股。

曲筝闻言长睫颤了颤,她本想解释说没进门是因为谢衍搬去别处了,转念一想,这又有什么区别?他住进那守备森严的地方,难道想不到她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