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3页)

后面这句,几乎是把那日谢衍当着沈老夫人拒绝她主持中馈的话,原封不动的还给他。

谢衍语塞。

半晌,他伸出小臂,想扶她上车,却见曲筝已经独自扶着车厢站了起来,而后毫不留恋的进了车厢。

马车麟麟驶走,他伸出去的手,还悬在半空。

*

曲筝意外回府,父母惊喜不已。

曲老爷以为她赶不回来,已经推延了行程,总要和女儿见一面再走。

曲筝问拖延了几日,顺利的话没准能和父母一起回江南。

曲老爷说推延了半月,那就是二十天之后,曲筝大致盘算了一下,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还要看吴常探查陆秋云的情况。

和家人用了晚膳,又和母亲说了一夜的私房话,第二日,曲筝来到父亲的茶室。

曲老爷给她开了一坛子木樨青梅酒。

曲筝端起来饮了一口,感叹,“还是在自家好。”

曲老爷睇了她一眼,想到回门那日谢衍阻止她喝酒的画面,眯着眼睛道,“还是得有个人管你。”

曲筝一愣,父亲怎么向着谢衍说话?他当初可是最反对这场婚姻。

没在这上面纠结太多,她直奔今日的目的,“女儿想请父亲把曲家在京城的置业全出手。”

曲老爷不解,“为何?”

曲筝从经商环境讲到政治策略,列举了一箩筐在京做生意的弊端,可惜都被曲老爷一句话击溃,“曲家在京置业不为挣钱,就是方面你的生活。”

曲家在京城最繁华的春熙街有数家店面,比如绣坊、成衣店、金饰店等都是卖女子用品,而其他的诸如马场、庄子、温泉则是方便曲筝闲暇放松,另有一条水路航线,每日把江南的时鲜运到她的厨房。

曲老爷在这上面花钱,不计成本。

商人虽然逐利,可他就这一个女儿,挣下的金山银山,不给她花给谁花。

曲筝见无法说服父亲,心一横,索性决定跟他摊牌,父亲一生大起大落,应该不会被吓到。

“我要同谢衍和离,与你和阿娘一起回江南。”

曲老爷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他比谁都清楚曲筝嫁给谢衍的决心,心里一直认为,就算有一天谢衍抛弃她,她也不会离开镇国公府。

可她的表情又不像开玩笑。

真要开玩笑,她也不会开这种玩笑。

见父亲疑惑,曲筝花了很长时间才让他相信她的决定是深思熟虑过的。

曲老爷知道这个女儿虽然自小娇生惯养,但除了重感情,大事上从来不糊涂,尤其是嫁人后,清醒的像换了一个。

她不再沉陷在感情里,是好事,几乎没怎么犹豫,曲老爷就应下,“曲家这边的生意我来处理,只是如何同谢衍说,就得靠你了。”

曲筝点头,“这个父亲不必担心。”

要谢衍同意和离,是这里面最简单的事了。

父亲这边说定,曲筝心里就踏实多了,趁着谢衍还在九华山,安安心心的在曲府住下,父女俩一致决定先瞒着母亲,免得她胡思乱想。

*

时间悠悠流逝,一转眼已是半个月后。

谢衍养好伤回京。

马车还未走进镇国公府,就传来锦衣卫捉拿朝廷官员的消息,他嘴角轻轻一勾,抬头望向漆黑的穹庐,低语,“母亲放心,这只是第一步。”

沈老夫人听说谢衍回府,亲自到书斋见他。

刚一坐下,谢衍就问,“祖母今日来,是不是为了大伯?”

被孙子一眼识破心思,沈老太太本就戚哀的脸更僵,“那我就不和你绕弯子了,你们不在京的时候,债主上门催债,中公拿不出银子,债主就绑了你大伯和你二哥,叫我们拿银子去赎人,可是我们若有银子,早给他们了,府里也没个主心骨,就几个娘们哭天抹地的,祖母没办法了,这才来找你。”

谢衍声音冷硬,“祖母想让我做什么?”

沈老太太知道,谢衍若想帮忙,早出手了,这么多年,因长公主那件事,他余怒未消,冷眼旁观大房二房一天天烂下去,连根手指头都不动。

逼他娶亲,已败光她这张脸,按理来说,她是不该来的,可是她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孙去死。

虽明知曲筝刻意躲这件事,她还是不得不问,“不知道曲筝那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谢衍面色一冷,“祖母的意思是,让她来替大伯二伯还钱?”

沈老夫人讪讪,“目前就她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不一定是替他们还,借也行。”

她被两个儿子教唆着将曲筝娶进门,替中公还债,谁知成亲后,她完全不像之前那么好糊弄,儿子们的算盘也落了空。

但死马也得当活马医,若求到跟前,曲筝那孩子心善,未必会不同意。

只是话刚说出口,她就后悔了,从飞卿的态度来看,曲筝刚好错过债主上门的日子,应该就是他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