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杀女之事 真是好像亲眼看到一样呢(第4/6页)

刚刚天幕说《旧唐书》成书于五代,已是那唐朝灭亡之后,其史料可考吗??

【因为当时就有流传出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女儿的说法,于是史臣在编写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假,只是知道这件事的传言,于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便以自己之言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并且大家也可以看到,其实对于这件事的记载,不管是在《唐会要》中,还是在《旧唐书》中,也就只有一句话而言,但是我们再往后说出自北宋时期的《新唐书》——】

【在这个史籍中,竟是对武则天亲手杀女的事情,进行了很是详细具体的记载……】???

怎么前两本史籍都只有一句话的记载,到了北宋撰写的《新唐书》之中,竟是有了详细具体的记载?!

【就是刚刚所讲的那一段——】

【在《新唐书》之中,关于武则天亲手杀女的事情,不止有整段对话,甚至还有了具体的过程和生动的细节呢。】

【然后再之后的《资治通鉴》,也是直接继承了《新唐书》对此事的记载介绍,虽然具体用语上有所区别,但意思上是一样的,只是呢,对于这件事的具体细节,竟是更加完善了……】

【比如《新唐书》中并没有说小公主是怎么被武则天杀死的。

结果到了《资治通鉴》中,就写成了武则天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哇哦,这个补充,真是好细节具体哦,好像亲眼看到了一样呢。】

历朝历代下的众人:“……”

可真是好讽刺的语气……

但听到这里,众人已然是有所感。

而后再继续听天幕说下去——

【除亲手掐死自己女儿这点外,《资治通鉴》中还对之前《新唐书》记载的某个细节做了调整——】

【如《新唐书》中,武则天先是发现了女儿死,可等王皇后来,才痛哭失声,就算是装的,这显然也不合常理。】

【于是在《资治通鉴》中,便调整为武则天先是痛哭于女儿的死,然后询问左右侍从,等李治来,再继续痛哭。】

【你看这就表现出了一个痛失女儿的母亲模样,是不是更合情合理了?】

【可真的是太会安排,也太会讲故事了,完全是叫人再挑不出毛病来了呢。】

众人再次:“……”

尤其是之前已经破口痛骂的那些人……不是,天幕,你为什么不能早点提示一下?这也太让人尴尬了!

【所以大家发现了吧,这越是往后的史籍之中,对于武则天杀女这件事,就越是有了详尽的记载,而且也越是言之凿凿,将之安排得更加合情合理,各种小细节那堪称是具体到位啊,挑都挑不出错来了。】

【前面记录史料的人都尚且不知具体真相,结果后面的人竟是犹如亲临现场,完全亲眼看到了一样,可真是玄幻呢。】

【可能写后来这些史籍的人,有什么大神通吧,既是如此,那可真是叫人佩服佩服,啧。】

……能有什么大神通可比得过天幕你?

有人不禁捂脸难言,满是尴尬。

再看于历朝历代之下,一路听到这里的女子们——

震惊复杂的情绪退却之后,涌上来的却是皱眉和疑问。

所以为什么越到后面,那史籍之中就越是如此具体详细的记载此事?

【学者顾颉刚先生曾经提出过“古史层累说”一说。

这一词汇简单来说,就是历史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逐渐失去其本来面目。】

【所以考古考证过往的历史,往往不能只依据流传下来的史籍史料,而是要经过多方验证,还有我们先前提到过的挖掘陵墓等,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更严谨的发现,以及考察和证实历史。】

【也因此,像《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这等记载武则天杀女事件的史籍,也未必就是真的。】

【更甚至,为什么越往后,就越是要证明“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女儿”这件事,简直就像是一个接一个补充,生怕这件事再被人怀疑一样,其实说到底,无非也就是想印证这件事的真实性!想要将武则天杀女这件事坐实!】

【我们是不是可以试想一下,就因为她是女帝,是唯一一个颠覆封建男权统治,难得出现过的女帝,所以才想要借此来突出武则天的狠毒,残忍,泯灭人性等等,然后遏制后来人效仿其以女人身份登基为帝?】

【为了防止这现象出来,所以武则天的形象必然是要遭到抹黑的,甚至是指责和痛骂的,所以这并不稀奇。】

听到这里,已是有不少女子冷笑出声。

的确,这当然并不稀奇。

于一个女子身上所遭受的,其发生什么都不意外!

而就算是听到这里,还有那等不愿意接受的人在,觉得如此说法,也不过是多加揣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