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锻造真谛(第2/3页)

如果习惯了利用科技带来的便捷,往后更高难度的器族锻造手艺他将难以掌握。

而基础教学中就有一项感知锻造炉温度的法门。

他必须学会不在检测装置帮助下感知温度的精准数值。

将手放在锻造炉前,手心渗出汗水,他的目光死死盯着不断提升的温度检测装置,通过手掌上的温度变化对比温度检测装置的变化来让自己试着去辨识温度。

当温度达到标准数值,左天选率先将熔点更低的烟火石投入锻造炉内。

汹涌的火焰将烟火石包裹,逐渐融化成液态金属,原本橙色的烟火石融化后变为了金色。

这时左天选操控面板,将温度加高,随后将摆放在锻造板上的黑遂石投入其中。

依次将三块灵矿石分不同温度投入融化后,三种金属液体在锻造炉内逐渐相融,这个过程左天选释放体内灵气开始操控三种灵矿石液体进行融合。

灵矿石之间的不同属性导致融合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期间锻造炉内时不时响起炸裂声响,液体飞溅。

熔炼是一门技术活,就像是用不同的零件组装成一台机器,齿轮间咬合必须精准,否则融合过程就会受到极大阻力,如果强行推进融合就会让液体瞬间化作炸弹爆炸。

熔炼的过程中,不断有无法兼容的成分被左天选用灵气抽出然后丢入脚边的废料桶。

逐渐三种颜色的金属液体在左天选的操控下相互融合,变为了白色金属液体。

这个过程仅用了半小时,但左天选已是汗流浃背,感到精神疲惫。

不熟练的熔炼技巧,让左天选在熔炼过程中时刻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担心自己不小心导致融合发生爆炸。

当白色液体出现,左天选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接下来,他伸手驱动功法将白色液体从锻造炉内吸出,倒在了长方形的塑形模具内。

等待自然冷却后,左天选用金属铁钳夹出白色金属长条,挥手间手腕处的空间手环绽放光芒,随后他的右手虚抓,手里多了一柄虚幻的能量大锤。

只见他的眼眸逐渐被一层赤红色覆盖。

这是器族专用的一种用于炼器的法眼,比左天选原本使用的铸神眼强了不止一筹。

简单比喻,就像是放大镜与显微镜之间的差距。

这也是卡死现代铸造学无法发展的一大因素,铸神眼无法分辨那些结构较为复杂的高阶灵矿的构造,很多时候都是熟能生巧后靠感觉去辨识。

但学会了器族的铸兵眼,灵性金属的内部结构在眼中一清二楚。

目光扫视许久,确定要从哪里下手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左天选开始行动。

能量锻造锤举起后重重砸落,铸兵眼下的灵性金属内部灵点排列结构发生改变。

这个过程,左天选通过一锤接一锤的重击将灵性金属内部的结构光点朝他预想中的排列方式组合。

这次他锻造的是一把短柄战斧,武器的内部主要结构他挑选的是三种排列方式。

分别是用于提高武器抗破坏性的坚固结构,提升战斧锋利度的锋锐结构,以及劈砍附带属性元素的混合结构。

其中最难的是元素混合结构。

这种结构对不同的灵矿有不同的组合方式,目的是通过结构变化提取灵矿本身附带的属性。

例如战斗中用短柄战斧劈砍,能附带灵矿本身的属性对目标造成一定的属性侵蚀伤害。

这次锻造的短柄战斧使用了三种灵矿,需要分别搭建三种提取元素的结构,再组合成一个元素混合结构。

锻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灵矿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而组合排列灵矿内部的结构,就是锻造师制作武器最关键的一道关卡。

这一点可以参考自然界的碳元素的排列组合,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是金刚石,可以是石墨……不同的排列组合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这不同于人类最原始的锻造工艺,是以成型为主要目标,锻造师更多关注是微观层面的结构变化。

为武器塑形反而是最简单的步骤。

一名优秀的锻造师,就必须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然后熟练将知识运用于实践。

左天选捶打灵性金属的过程持续到了晚上八点。

汗水已经浸透了裤子,已经饥肠辘辘的他却没有停下捶打,仍在继续努力。

这个过程是对左天选的体力的艰难考验,封棋这次考试的内容要求之一就是要左天选不停歇的一次性打造出一柄武器,且过程中不能有影响锻造步骤的休息时间。

通过反复的捶打,此时灵性金属内已经有两道结构排列组合完成。

现在左天选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道,也就是最难的混合元素结构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