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正国特色”(第2/3页)

其他人都把视线转了过来,苗代芬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继续道:“城里头信教的这帮人,其实相互间都是有联系的,在咱们东明区传教的那几个,就是在瓦当区这里学了传教的本事回去的。前年子,那几个人还拿了他们教会里面的经书,想放在我店里面发放,我没同意。”

老魏没想到苗代芬居然还了解这些,连忙道:“还有勒,你还了解多少?”

苗代芬自认文化水平不高,进了七部领了国家发的这份薪水后一直有些心里不踏实,总想着做点儿表现出来好让同事们别太看不起她,见自己晓得的情况有用,脸上便光彩了不少,振奋地道:“我以前做小本生意,光够糊口,他们那些信教的做啥活动都要出钱出力的,我没得钱也舍不得花那冤枉钱,和他们玩不到一起去,不过我认识的一个在瓦当区这边开麻将馆的婶子,和她们还挺熟悉的,有时候聊天摆白,会把他们信教的人做的稀奇事讲给我听。”

半小时后,商务车开到瓦当区西门桥附近,停在了一片居民区外头,苗代芬脱下七部发的制服,披上件不起眼的人造绒外套,在领口处装上收音器,独个儿进了居民区。

不久后,等在车上的三人就听到了苗代芬和麻将馆老板娘聊天的声音……

苗代芬的外表是个非常朴素的劳动妇女,经营多年旧书店的经历让她自有一套与人交流沟通的本事,没事人一样地跟老板娘拉了会儿家常,不动声色地就把话题转到了文庙那边的闹剧上。

而麻将馆这地方吧,也确实是街道社区里面各种见得人见不得人的小道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了,外勤们就算去街道办居委会都不一定能打听到的情况,就这么从麻将馆老板娘的嘴里说了出来:

“嗨,这还用问呢,咱们看到要修土地庙么最多是好奇下、修好了以后去上柱香凑个热闹,没啥好多关注的。可对他们那帮人来说,这和砸饭碗有啥区别?”

“苗姐你想嘛,几块钱买柱香就能烧到真菩萨前头,和花了不晓得多少家当都没见到过一回的真主天主,哪个靠谱?我要是也信烧香拜佛能发财积德保佑后人,你说我是烧香去啊,还是信啥子这个主那个主去嘛!”

“咱们瓦当区那几个办教的,我以前跟你讲过的嘛,人家在省里头有人,都是省教派协会的成员,那是过了官面明路的,别个要查也轻易查不到人家头上去。这回这个事,你看着嘛,等耽搁下去那个土地庙修不起来了,市里面还是要退一步的,总不可能和老百姓撕破脸吧,官帽子还要不要了?”

“市里面妥协一下,把那土地庙修到市区外面去、修到不方便去参拜烧香的偏僻地儿,那几个办教的再出来收拾下局面把信教的喊走,事情也就过去了。”

“追究责任?啷个可能哦,这个事情肯定不会扩大的,就算是省里来人也不会较真的,最多走个过场就算,苗姐你不懂,别个地方不讲,咱们省里的教派协会挂靠的那老些个单位个人,多少人要还要吃传统文化的饭哦!你一个有真神的土地庙修在家门口,个个都去烧柱香就拜着了真神了,费老些钱搞的寺庙道观喝西北风去?”

“至于人家那个教嘛,肯定是不会伤筋动骨的,信教的那群人讲不通道理的,讲破天去还是他们那个教最大,没那么容易散的。这事儿闹归一(G省方言,完结、结束之意)了,那帮信教的还会觉得是自家的教委屈了、是在受历练受磋磨了,一个个的搞不好还更忠心,更舍得出钱出力。”

外勤车上,听着麻将馆老板娘讲出这一套套内幕的季思情、艾娴、老魏三人,面无表情。

“归根到底,还是利益动人心。”艾娴冷冷地归纳道。

G省新封的六十七名新晋鬼神,有普通市民,有民营企业家,有党员干部,有转业军人,有乡村教师……就是没有信教的。

不光不信教,连稍微迷信一点遇到庙必拜、遇到菩萨必烧香的都没有。

毕竟能干成一番非凡事业者必是非凡人,自认没做出过什么大事、功德受之有愧的叶含秀都在拼命努力工作赚钱、连听个音乐会都得省出钱来买门票,没那闲心去做多余的事。

如果说连活屠夫都能成神是炸了神权国家素食主义者的窝,那不信教能成神确实是捅了国内信教者的肺管子……土地庙山神庙修在市区内会引来抗议反对,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理解。

可要说聚集这么多信教的群情激奋地抗议,果然还是得跟利益挂上钩才有可能。

瓦当区办教的人私底下组织这么多老头老太太阻挠建庙,这些人还是在省教派协会里面挂了名的,要说这个情况保密得密不透风,那是绝不可能的事——连开麻将馆的老板娘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要说省教派协会一点儿风声没有,那就是在骗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