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浅商议(第3/4页)

都一把年纪了,动不动找妈妈。

老太太没了咋办?

大雪纷飞,荣国府的后院建筑轩昂壮丽,各处的院子飞檐斗拱,在大雪天自有一种富贵闲适。

因为下雪贾宝玉没去读书,和一群女孩在老太太的屋子里说笑,笑声从屋子里传出来,贾政的脸都黑了。

他们叔侄在门口等着通传的时候,贾瑭抬头看看屋顶上的雪,因为屋子里气温高,雪落在屋顶就化了,瓦片上湿漉漉的。

丫鬟举着伞挡在他头顶上,油纸伞遮挡了视线,贾瑭把目光收回来,看到门口打帘子的周姨娘出来掀开帘子:“二老爷,爷,老太太请您二位进去。”

贾政直接进去了,贾瑭客气的说了一句:“多谢周姨娘。”

“快进去吧,外面冷。”

他们叔侄两个进去,屋子里这会只留下了宝玉和春姐妹。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像是刚才的声音都是幻觉一样。不过从老太太跟前这散落的凳子椅子来看,刚才坐着的人真不少。

在大插屏外把斗篷脱了,绕过屏风,听见老太太问:“有事儿啊?你们叔侄两个怎么一起来了?”

贾政说:“有点事儿来找老太太商量。”

这就是大事了,要不然不会让两个家里的顶梁柱过来。

老太太对春姐妹说:“你们回去看书去吧,让丫鬟婆子多烧点炭,别冷着了。”

春姐妹从老太太榻边绕过去,转到后堂去了。屋子里刚才有二太太和薛姨妈,知道老太太跟前一时半会说不完话,就自己散了。

贾政坐下来看到贾宝玉,黑着脸问:“孽畜,才读了几天书又回来,日日荒废光阴,你想怎样?”

吓得贾宝玉只能低着头挨骂,老太太一看也不再留宝玉在跟前,立即哄着宝玉说:“回去读书去吧。”

又跟贾政解释:“今儿天冷,路上都是雪,放他一日的假吧。”

“做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看他生气了老太太只好说:“宝玉身子骨弱,好了,下次不让他在家闲着了。”

这话说的,连贾瑭都不信。贾政更是没办法,他在老娘跟前强不起来。

把宝玉赶出去之后,贾政先是把信给了老太太,在老太太看信的时候缓缓的把贾瑭的话说了一遍。

“老太太,瑭儿的话说的对啊!如今咱们家在兵部只能说十分尴尬,越是吆喝的声音大越是没人听,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今单靠咱们自己家是没法把贾雨村安排进兵部做大员的,顶多是做个中间的官儿。但是如果和其他人家联手,比如说北静王府……”

“这事儿咱们出力之后未必说的上话的了。”老太太看的长远,“以前还能大声吆喝,如今贾雨村成了喉舌,既然是好几家把贾雨村拱上位,背后这么多人说话,他只能听一家的,听谁的呢?给给谁传话呢?”

反正不会听荣国府的。

老太太拿下玳瑁眼镜,用眼镜敲打着信纸,家里的地位如今真的很尴尬,再强撑着只能给北静王府当跑腿的。

“以前咱们家能撑着,是因为咱们家有盟友,是江南的甄家。如今甄家的老爷不打招呼就换了盟友,把女孩嫁给了北静王,咱们再撑下去只能算是勉力支撑,说不定想撑下去就难。行,这事儿我答应了,就拿这点子马上不能用的势力换好处。你们刚才也说了,妃位爵位都是些虚头巴脑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什么?”

贾瑭看了看贾政:“暗中持有。”

跟皇帝要个固定的地盘,官员任免虽然是走吏部的程序,但是是自己说的算的,至于税收,不敢卡着还要上交,但是这地盘里面的摊派朝廷就不能管了。

老太太摇头:“皇帝不会答应。”

因为平安州已经用这种办法了,皇帝不会让荣国府暗中控制的地方超过平安州,而且当年祖宗的封地不过是一县大小,也没比平安州大到哪儿去。

“就换爵位吧,争取从这新旧交锋的事情里脱身,让大姑娘在宫里安安静静的做个娘娘,不必插手任何事,也不必为咱们操碎了心,将来和甄家的太妃一样换个晚年安乐。

对了,银子的事儿也要提一嘴,要是皇帝还要收回这银子,咱们就把剩下的封着不动,如今几个孙媳妇管家略有成效,开源节流的事快做成了,明年就不用再动用这些银子了。要是皇上大方的赏赐给咱们了,趁着如今有钱,你们想办法在关外接着买地,有地才能过好日子,没庄子没地只能当穷官儿。”

贾政问:“那亲戚们问起来?”该怎么说?

“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就说是为了娘娘。这事也要告诉珍儿一声,让珍儿来我跟前,我亲自说。”说完把贾雨村的信扔到了地上:“至于这位贾大人,就跟他说咱们家今年先替林家谋划了,好处已经用完了,让他等下一波吧,要是真的等不了,江南的肥缺还能给他找一个,但是留京城是万万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