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微米计划(第3/3页)

“没错。”梅洪点点头,“这是好事儿吧?”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好事的背后自然也会有隐患。”徐行说道,“互联网在带来信息的极大丰富度的时候,也带来的信息甄别的巨大难度。”

“嗯?”梅洪露出疑惑的表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徐行举起一根手指,笑着说道,“假设梅院士您某天做完实验,休息的时候拿出手机来,看到微讯群里有人转发了一条微博文章,上面写着——群星徐总猥亵女秘书。”

“看到这个文章的转发,您会做什么选择?”

梅洪愣了一下,没想到徐行会举这么个例子,顿时失笑:“那我可能会私聊问问你吧。”

“这是个好办法。”徐行继续笑道,“那如果是没有我联系方式的其他人呢?他们会怎么做?”

“仔细看看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出处,看里面是否有切实的证据,或者是否有报警之类的。”梅洪斟酌了一下,“这应该没错吧?”

“是的。”徐行说道,“但就在您还在判断这篇文章是否真实的时候,文章本身已经被转发上万余次,间接的转发和消息的传播可能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波及几十上百万人。”

“而这样的情况,在同一时间可能会发生无数事件,不断地有人制造信息,传播信息,大量短期内无法验证的消息顺着网线录入你的大脑。”

“咱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很难有那个空闲,对网络上的所有八卦新闻都追根溯源做出精准判断。”

“那不要多看这种东西就好了。”梅洪皱眉道。

“您觉得可能吗?”

“好吧。”梅洪摇头,“我懂你的意思了,这么看来,互联网领域对于媒体传播可能会是个新的课题。”

“这一点在电脑端的时代就有显现,但那时候使用电脑的人群毕竟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徐行说道,“但智能手机却是可以人手一部的。”

“曾经的媒体发声渠道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而现在和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是一件好事,但好事的背后就有另一面,所以我对在座的建议就是,新的时代,可能需要我们拥有新的筛选信息与判断信息的能力。”

“当所有人都能发声的时候,就注定了网络上会有99%以上的无用信息,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正确的,自己需要的,这种能力在未来会非常宝贵。”

……

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梅洪提前准备好的话题都已经结束。

“很感谢徐行今天能抽出时间来聊一聊。”梅洪院士说道,“那接下来,就是咱们的问答时间了。”

“嗯。”徐行笑着点头,拿出自己的手机示意台下的观众们,“待会儿屏幕上会有二维码放出来,大家用微讯扫码,就能进入抽签页面。”

“抽到签的观众就可以获得一次提问机会。”

“另外,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可以用逗鱼直播自带的扫描功能,扫右下角的二维码来抽签提问。”

“现场和直播间各三个问题。”

【哦豁?我们也能问吗?】

【我要是问徐总换过几个女朋友,他也会回答吗?】

“咳咳,不涉及隐私的问题,我都会回答的。”徐行打了预防针,“大家最好问一些靠谱的问题,不要白白浪费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