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微讯红包立项(第2/3页)

既然群星愿意把哔站这种潜力十足的项目放出来,投资机构就不可能放弃咬这口肉。

只不过听了徐行的建议后,陈瑞也只是放出消息试探了一下,暂时还没打算做出进一步的动作。

吃了么外卖那边,扩张速度已经加快。

张农在办理了休学后,将原先的团队带到了远洋国际大厦这边,把手底下业绩最好的三位提拔上来,暂时确立为东西南三个地区的事业部负责人。

三月中旬的时候,几个负责人就已经各自带队前往蓉城和鹏城,以这两座城市为基点,开拓周边大学市场的外卖业务。

东部事业部的负责人则是以沪市为中心,进一步朝着杭城江城等方向拓展大学市场。

张农本人除了督导三个事业部的发展以外,还需要带队展开对白领市场的攻坚。

至少目前来看,虽然阻力比大学市场大了不少,但进展还算顺利。

至少就群星公司周边这一块,远洋国际大厦里不少公司都有员工开始自己点外卖吃饭了。

有微讯和热点新闻的加持,加上早期各种优惠券的烧钱,配合之前大学市场的成功经验,说服商家入驻的成本也在不断减少。

一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那以后就不是吃了么去找商家,而是商家主动找上来寻求入驻了。

与此同时,嘀嘀打车在四月份的时候,再次获得一轮融资,投资方除了群星投资之外,还包括以盛澜国际投资领衔的多家投资机构,都是裴清兰那边的渠道关系。

这一次的融资规模相当庞大,除了群星投资本身的2000万美刀以外,裴清兰领衔的几家投资机构,总计投入了6000万美刀,为嘀嘀打车完成了B轮的8000万融资计划。

嘀嘀打车作为目前国内打车软件的头牌,早在去年就展开了全国性的扩张,这次融资结束后,更是加快了版图扩张的脚步。

不过也就在四月份的时候,阿里那边也宣布对杭城的快滴打车融资两千万美刀的事情。

几乎同一时间,腾信那边也传出投资了摇摇招车的决定,融资规模1500万美刀。

这一下子,国内打车市场顿时变得风云诡谲,不少人都嗅到了大战将起的味道。

不过,就在四月中旬的时候,阿里支付通那边,突然传出来一个不利的消息。

上头传来指令,并且明确发出通告,宣布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

这对于阿里的支付通来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虽说这不影响桃宝的业务,但对阿里想要进军线下支付业务的计划,还是有了不小的影响。

不过现在支付通在过年几乎可以说是一家独大,阿里也就没太把这事儿放在心里。

一边派人跟政府沟通二维码支付,一边继续深入研究二维码支付的支付模式和技术模式,并强化其安全性的保障。

但同时,阿里也开始做两手准备,把宝压在了专门的支付通POS机上,作为二维码支付被暂停后的替代品。

但是,当时间来到五月一号劳动节这一天的时候。

阿里和支付通突然发现,一个潜在的威胁似乎诞生了。

……

5月1日,中午12点。

微博上,微讯官方账号,天枢游戏官号,吃了么官号,哔站官号,嘀嘀打车官号……

一时之间,包括群星公司在内的所有软件,以及和群星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的其他企业,都同一时间宣布了微讯支付的诞生。

短短半小时的功夫,微讯支付就登上了热搜榜第一,下面第三名则是微讯支付对支付通发起挑战的热搜。

一时之间风云变幻。

尤其这一次,除了群星公司内部的产品,还有类似京东这样的合作伙伴,加入了微讯支付的渠道。

如此一来,微讯支付只是刚一上线,就直接涵盖了包括游戏、电商、外卖、打车等各种领域。

凭借着自身微讯的庞大流量加持,瞬间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

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微讯支付的使用率却涨幅缓慢。

虽然微讯花费了大力气去推广,但愿意使用微讯支付的人数,在半个月内,涨幅大约只有几十万人。

几乎许多人都被“绑定银行卡”这一操作拦在了最初的门槛上,这一点,也是网络支付最难推广的一个环节。

早先的时候,阿里和支付通还紧张了半天,以为这会是一头猛虎。

但是半个多月过去后,大家才发现,就像阿里庞大的流量却做不出一款社交软件一样,或许群星也只能做做微讯,走不通网络支付这个路子。

以至于阿里的马总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聊起了群星和微讯支付,马总还笑着说道:“群星的徐总与其想尽办法做支付,还不如跟阿里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