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府城书院11(第3/6页)

人生便是如此。

********

青山书院的读书压力很大,书院休沐制度,采用的也是“旬休”。

所谓旬休,就是每十天放假一天,每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一共就天假期而已,当然碰到端午中秋过年这些,就是另算了。

知道书院上授马课需要学子自己准备马匹后,乔楠回去后就很上心。

时下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虽然科举不考这些,但若是额外表现出六艺之一的优秀之处,对日后仕途是很有好处的,有才之人到哪里都受欢迎。

且景国开国不足百年,目前两任皇帝都是马背上杀出来的勇武之帝,再加上如今天下也并未真的统一,边疆时常与草原部落,邻国发生冲突小战不断。

因此,座上帝王非常欣赏文武全才,朝廷文官们即便不会拳脚,至少也要精通骑马之术才行,否则升迁会很困难。

书院培养学子,就是给朝廷输送人才的,课程自然要根据朝廷的风向走,所以,原本对马术只是略有教导的各大书院,如今都重视了起来。

这也是景国如今,为什么那么多穷书生喜欢娶商户子女的主要因素了。

因为束脩和赶考路费,家里省吃俭用咬牙还可以凑,但进入书院上授马课,需要自己准备马匹,一般百姓根本承受不起。

市面上品相最差的马,少说都要一二百两的银子,好些的五六百两,想要良驹,基本没有上千两的银子绝对买不下来!

如此,这般的情况,书生们再清高,为了自己前途着想,也只能对钱财折腰了……

乔楠当然是想给俞州买一匹好马的。

毕竟骑马技术是可以学,但也需要马匹的配合,拥有一匹长期培养感情的好马,对将来会很有好处。

不管到时候,是参加官僚的出行狩猎聚会,还是倒霉被皇帝钦点成了抚疆大臣,被送到了边疆军营当钦差,骑上一匹和自己有默契的良驹,处境都会好很多。

只是良驹真的不便宜,乔楠即便手中有银子,花起来也很心痛。

好在蓬莱茶楼的生意非常好,目前府城里的人对于到他们茶楼里听书吃茶点的兴趣,十分浓厚新鲜。

自从开业后,茶楼里面基本每天都是宾客满堂,收入十分客观。

特别是冰淇淋、冰饮、冰碗这些吃食,在如今已经炎热的季节,客人们是最喜欢吃,也最舍得买的。

恰恰他们能自己造冰,这些卖得最贵,数量最多的吃食,反而成本是最便宜的,其中利润可想而知。

因此。

当俞州等人再次休沐从书院回来时,刚刚开张不到半月的茶楼,净利润就达到了八千两之多!

直接把几个男人震惊傻了。

乔楠拿着账本解释,

“这只是暂时的而已,能赚这么多,一是因为府城更为繁华,富贵大户比较多,二是这些银子中,很大部分都是卖冰淇淋赚的。”

“冰淇淋可以拿回家冻冰窖里慢慢吃,因此,府城中的富户们就一次性买了不少回去囤着,等过几天,就赚不到这么多了……”

“不过,就算过几天茶楼的生意消减下来,茶楼的净盈利,每日至少也应该能达到500两左右,炎夏这断时间,每月都能过万两,毕竟我们的冰块成本是真的很低!”

钱保保兴奋的在旁边补充。

普通的茶楼一个月的纯利润,能够达到上千两银子,就已经算是非常好的。

但他们的茶楼一个月纯利润,却能够达到上万两(炎夏几个月),完全可以和冰铺媲美,偏偏别人还不知道他们能赚这么多,不会眼红他们。

这就是那俗话说的,扮猪吃老虎吧!

贺元柏等人全都晕乎乎的,他们料到茶楼会赚钱,但真的没想到会赚这么多,他们自己造冰,简直就跟自己造银子没区别了……

所以,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还是很正确的。

俞州拍拍贺元柏几人肩膀,将晕乎的几人叫醒道,

“好了,别晕了,咱们这个月先分一次利,马上要上授马课了,大家也好去挑马。”

“好!”

事关书院成绩,贺元柏等人也没有客气,几家人开始激动地分银子。

按照之前说好的分成,最后乔楠和俞州拿到了3200两,其余家各1600两。

钱保保和闻俊良反应还好些,但岑明辉和贺元柏俩人,一个清流书香,一个贫寒农户来说,这笔银子堪称巨款。

不过,碍于财不露白,岑明辉和贺元柏此次授马课,就不打算买太好的马匹了,以免茶楼真正的收入情况,被人怀疑。

因此,第二天去买马的时候,只有乔楠夫夫,和钱保保夫夫去了马场,岑明辉与贺元柏去的是马市。

两者都是卖马的地方,但区别可大得很。

马市就是普通百姓去的地方,里面马匹品相自然也就很普通,通常价格不会超过500两;而马场里面养的则是良驹,专门给有钱有势大户提供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