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朱厚照做好人(73)

◎明武宗在海边◎

按照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 明朝是实行海禁政策的。

老朱说过:“片板不得下海。”

他说的“板”不是指官方的朝贡贸易,而是禁止民间百姓私人出海。然而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沿岸的百姓不许下海捕鱼?

多造孽啊, 好多人是靠这个来吃饭的!

皇帝说不许百姓出海,但是出海现象屡禁不止。萧靖带着张嫣南下去到珠江入海口,两人穿着便服, 充作是民间夫妻。两人站住一处偏远的码头上面,看到了不少人偷偷开船出海,回来的时候带着肥美的螃蟹和海虾。码头上聚了不少给光着膀子的男人, 专门在那里搬运货物。船家见到有卖家过来, 赶紧把舱里的海鲜送到岸上。

山高皇帝远,皇帝说禁海,然而底下的人要吃饭, 胆子大的人把他的话当耳旁风。若是官府派人来捉, 他们躲起来便是,等风声一过,想出海的人还是会偷着出海。

“膏蟹几钱一斤?”萧靖出声问。

万岁学习语言的速度很快,能说两句本地的白话。他看到船家有卖青蟹,见猎心喜,想要买几只品尝。这种螃蟹北方没有,不像大闸蟹能养在湖里, 只有南方的沿海才有。青蟹分公母,母蟹膏多饱满,多被称为膏蟹;而公蟹的肉质肥嫩,则多被称为肉蟹。

至于行家说的另一种水蟹, 则是光长壳、肉不饱满的青蟹。水蟹吃起来好像一大汪水, 没肉, 没有人喜欢吃水蟹。

“您不是本地人吧?”船家听着萧靖的口音,笑起来有几分憨厚,“我这里做的都是熟客生意,很少跟脸生的做买卖。”

“哪里能发财,我就去哪里!”萧靖笑道,“我从北方来的,大家都是做买卖的,为了养家东奔西跑罢了。”

“说得也是。”船家颇为赞同地点头。

他们这一行的冒着风险出海,在海上居无定所,不就是为了挣钱吗?他压低着声音说:“膏蟹三分银子一只,不论称,论只。”

“这个价格可比得上活鸭。”萧靖微微挑眉,“广州的活鸭也才三分银子一只,一只膏蟹还没有一只鸭子重呢。”

船家一脸苦笑:“我们也是挣点辛苦钱,若是我有门路,卖给大官人们能值八分银子一只膏蟹。”海鲜这种东西,向来是卖给有钱人最好。穷人花上同样的价钱,买一只鸭子比膏蟹出肉多得多。

“你家捉的蟹大,我全要了。”

萧靖瞧着船家的膏蟹大,每一只都有成年男人的手掌那么大,干脆把对方的膏蟹包圆了。他用竹篓提着那么一堆蟹,给钱,正好是该聊上几句的时候。

他问:“这个膏蟹怎么吃最好?”

船家擦过白花花的银子,眼里止不住是笑意:“蒸着吃,炒着吃,都行。把膏蟹洗干净,斩件,和米饭一起焖很香……”

萧靖佯装好奇,问:“我听人说满剌加最多膏蟹,一只能有好几斤重,你们能去到那么远吗?”

船家的脸色大变:“如今去不得满剌加,那里被鬼佬霸了,土皇帝被赶跑了!鬼佬很凶的,会杀人的!”

“鬼佬”是白话当中对于洋人的称呼。

满剌加,是马六甲的另一个译音。明朝的满剌加是一个太平洋岛国,位于马六甲海峡一带。永乐时期的满剌加对大明朝贡,愿为属国。明成祖朱棣在的时候,满剌加国王曾带着妃嫔和大臣们到大明朝贡,当时满剌加人蹭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成祖皇帝很看重满剌加,暹罗欲入侵满剌加,朱棣一封圣旨骂过去暹罗,随即暹罗退兵。

然而到了正德皇帝这一代人,大明和满剌加之间的外交活动很少了。

满剌加已经被灭国,明朝这个宗主国居然没有得到消息!

也许有南方沿海的大臣知道一二,但是没有一个人告诉朱厚照。起码在这个时间点,萧靖本人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在原身的记忆当中,直到正德十五年,朱厚照才得知满剌加的大臣求救。

艹!

“满剌加是什么时候没的?”萧靖问。

“满剌加被鬼佬霸了好久,可能有一两年吧……”船家挠了挠脑袋,“反正我们好久不往那边去了。”

萧靖的心里一沉,如今是正德八年,岂不是在正德六年的时候满剌加已经被灭国?佛朗基人霸占了马六甲海峡,这些人野心很大,肯定会觊觎明朝。

“你见过鬼佬吗?”万岁装出来一脸懵逼的样子,“鬼佬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别人是鬼?”

船家心有余悸的说:“我有一次远远见过鬼佬的船,很大,比我们捉鱼的船大好多倍!鬼佬的眼睛不是黑色的,他们的头发也不是黑色的。鬼佬头发是卷的……反正鬼佬长得跟我们很不一样,跟鬼似的,很好认的!”

“嗯,谢谢你啊。”

萧靖打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提着一篓螃蟹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