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毁灭吧赶紧的,叛徒是真的多(第2/7页)

他扛起祠堂,一路向着戊子城之外飞去。

既然还有反抗地祇的正常人在,那就去他们那问问情况,再找到其他进来的强者。

整合一下那些强者的力量,十几个九阶,哪怕基本都是一劫二劫,那也是顶尖的战力了。

按照在安史之书里的经验,丁卯纪年末期,大兑的整体实力衰减的极大。

其实本来余子清偶尔还想过一次,十几个九阶,若是在丁卯纪年末期,估计是能平推了。

毕竟,到了末期,七阶都能当郡守了。

如今看来,这里的情况,跟安史之书里的情况,还是有些偏差的。

有没有可能,不是官方力量弱到不行了,而是太强的,压根不可能当上郡守?

若是大兑整体实力,真的弱到那种地步,为何还能在跟大乾交战的时候,你来我往的打那么久。

尚未尘埃落定的历史,终归还是有些偏差的。

余子清扛着祠堂,一路飞行,看到一条河的时候,从高空中缓缓的飞过。

他看到半空中,仿若忽然出现了一层光华,从天而降,垂落到地面上。

祠堂缓缓过去之后,那垂落的光华便出现了扭曲,仿佛空间凭空拓展开,让祠堂穿过。

穿过了那光华,回头再望去,便再也看不到河流,看不到远方袅袅轻烟,汇聚力量,盘旋在城池之上。

余子清将那间祠堂收起,再次折返回去,飞行的地方,便是正常的世界了。

荒野上虽然荒凉,却也没有那种不似人间的鬼魅气息。

大片的良田里,已经长满了杂草,还有大片成熟的粮食,无人收割。

余子清一路飞到了戊子城,这个时候看到的戊子城,半个活人的气息都没有,其内破败不堪,有些地方还有火焰灼烧过的痕迹。

飞入城池,城池的防护,尽数消散,什么威能都没有了。

余子清拿出戊子城的县守大印,光芒闪烁,依然微弱,如若蒙尘。

随便进了一个大宅里,这里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层尘埃,至少数十年没有人来过了。

整座城,整体上跟在里世界里看到没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是这里的城隍庙,不如里面的恢弘大气。

这里的庙宇,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庙,一点威能都没有。

而还有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坑,就是余子清之前挖走祠堂的地方。

余子清猜的没错,祠堂是不属于里面的世界的,只是因为祠堂的特殊性,非食香人,能在里面看到,也能进去。

余子清探查了没一会,忽然停下脚步,大鬼扛着万魂幡,在余子清身后出现。

一个面带金属面具的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一座建筑的顶端,遥遥看着余子清。

余子清念头一动,双手掐印诀,连续变换了数十次。

对面那人,微微一怔,立刻收起了暗藏的手段,同样以印诀回应。

这是无面人特有的交流手段,变化万千,只要施展,就能确认对方的身份。

余子清报上的是无面人乙三二的身份,这代表着他得到了乙三二的身份传承。

那带着金属面具人的人飞了过来,凌空行礼。

“大兑无面人,丙八九,见过大人。”

“你看到我,知道我是从哪来么?”

“知晓,乙三二大人的代号,已经封存许久了,大人能得到乙三二大人的代号传承,自是亲自见过乙三二大人。”

“你知道就行,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余子清松了口气,竟然是一个活人,活着被封入这里的人,那他肯定是知道很多事情。

两人落地,丙八九缓缓的诉说这里的事情。

丁卯纪年末期,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大兑封印被滥用,各地各城的豪强,在漫长的岁月里,完成了兼并,他们开始把持所有的重要职位。

一座城一家独大的情况,越来越多。

朝廷威信,逐渐衰落。

自从妖妃之事结束,朝廷秋后算账,清扫相关人等的时候,却不知不觉,又生出一个大宠臣。

这宠臣晋升极快,朋党势力极大。

面对内忧外患,渐渐失去对地方的掌控,这位宠臣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

历来朝廷,都讲究平衡,制衡。

地方开始失去掌控,天灾人祸不断,外敌内患接连,那先制衡地方,稳固内部,就是关键。

这好主意,就是开始重用地祇。

毕竟,那地祇,很多都是敕封的当地名望、人品都极佳的人。

而且地祇不能离开封地,离开封地力量便暴跌九成以上,失去了根基,若是身陨,便会死的彻底。

而地祇敕封,只能由皇帝来颁发符召。

以地祇来监管地方,顺带着还能调节当地水文风雨,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