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意料之外的变化,谣言乘风而起(第4/7页)

眼看那力量越来越强,邗栋双手结剑印,而后化作莲花印。

便见那本青莲剑典之上,微微散发着微光,一道真意飞出,落入邗栋掌中。

霎时之间,密密麻麻的青色剑气浮现,化作一朵绽放的青莲将冰棺托住,花瓣缓缓合拢,将冰棺包裹其中。

那清晰可闻的童声,越来越微弱,最后彻底消散。

邗栋就这么站在这里,静静等候了半日,隐约感应到了什么,他才散去了剑印。

那朵青莲缓缓绽放,冰棺内的魃也恢复了过来。

他们俩的交流余子清听不见,就不在这碍事了,回到了小院里等着。

片刻之后,冰棺重新安葬,邗栋走了回来,神情颇有些不好意思。

“子玉,请你见谅,我想借你的这本剑典用一段时间。”

“没事,本来就要留在这,请栋哥修改一下的。”

“我这一生,好像除了打打杀杀,什么都不会,刚才差点拦不住,只能借了一丝剑典真意一用。”

“这都是小事,栋哥不必在意,嫂子这到底怎么回事?”

“她只是听到了一首童谣,意识便慢慢的陷入了沉睡,其他的她便不知道了,有人想要召她过去。”

“栋哥,你守着嫂子吧,其他的,我会帮忙查查的。”

余子清看这里暂时没什么问题了,便暂时离开了。

他回到了锦岚山内,一个人坐在那沉思。

他感觉那首童谣,在哪听过。

不,不是听过童谣,而是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在哪听过。

回忆了片刻之后,余子清骤然睁开眼睛。

“丁卯两千二百年,丁卯城。

妖妃祸乱宫闱,其父、兄擅权跋扈,引得六路兵马围城。

火烧妖妃玉楼,月余不灭,妖妃化出真身,其势难挡。

丁卯城郡守,封妖妃。”

余子清想起来了,哪听过玉楼这俩字了。

那个封印,他曾经去转过一圈,但也只是确认一下,是不是又是个虚构出来的危险而已。

这也是丁卯纪年内,余子清少数没有化解的封印。

而当时匆匆走过,压根没想着化解那个封印,他力量不够。

那位妖妃的实力,丁卯末期,近乎碾压,余子清只是感应到气势,便转身就走。

而那首童谣,他也想起来,是在那里匆匆走过的时候,隐约听到过其中一句。

余子清有些震惊。

不会吧,这位魃,跟那位妖妃有关系?

再一想到,魃的来历成迷,已经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老牛吃嫩草,祸祸了邗栋这个傻小子。

嘶……

余子清倒吸一口冷气,魃的前身,不会就是那位妖妃吧?

那也不对啊,妖妃好端端的在安史之书里封印着呢。

这个是余子清亲眼见到过的。

那魃跟那妖妃有什么关系?

想到之前,有人去引动地火,意图将冰棺封印化解。

而后将邗栋从深海引了回来。

如今,又引动魃。

若是魃被其带走,邗栋肯定也会跟着去。

再加上当时不知道怎么的牵扯到了南海里不知道什么事,老羊身上的缄言神咒还被激发了。

所以,魃的事情,从十几年前就有人在准备了。

而老宋也没查到。

如今牵扯到安史之书里的一个封印。

余子清懂了,他等的变化,来了。

这就是变化。

只是后面那人,似乎根本不知道邗栋和魃都已经在锦岚山禁地了。

这一连串的变化,终归是让事情的走向,与其预期大相径庭。

余子清当机立断,立刻再次联系老宋。

“之前让你查的一把剑,有头绪了么?”

“并没有,我追查过,所有可能做到你说的那些的剑,都绝无可能。”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都查不到丝毫的东西,会是什么?”

宋承越微微一怔,瞬间懂了。

他连头绪都没有,这事就只有几种最大的可能,乾皇,东厂,琅琊院,大离皇室,离火院。

至于大震,算了,大震那边的人,搞不出来这种精细的活。

而那些大门大派,更是不可能藏着一把极强的剑,从来没拿出来露过面。

大离应该也不是,行事风格完全不一样。

“那就只有东厂和琅琊院了。”

“懂了。”

在余子清这,这种事,东厂和琅琊院可以摆在一起说,是这俩谁都不重要。

睁开眼睛,余子清有些想笑。

那位督主,肯定是有点急了。

无论他要做什么,现在这件事,肯定就是他如今能找到的生路,他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以他之前的行事来看,他肯定不会愿意找个没人的犄角旮旯,躲个千八百年。

而以他要做的事情来看,他也没法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