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不说实话我就亲你了。”(第4/4页)

杜飞鸾紧赶慢赶地走了,生怕多留一刻就多受一分牵连。

杜昙昼展开纸卷,纸上的内容非常简练,最上端写着“柘山关夜不收五十七支簿籍”,下方是十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出生地,和加入夜不收的年份。

夜不收以十人为一个小队,集体完成任务,在这第五十七支小队的十人中,杜昙昼惊讶地见到了莫迟的名字。

“莫摇辰,毓州人士,永章十五年入队。”

杜昙昼指尖在“莫摇辰”三个字下方来回轻轻一划,不知怎的,心里没来由地一抖。

莫迟曾说,“莫摇辰”这个名字,是他获救后由赵青池为他起的假名,但从簿籍上来看,早在他十二岁加入夜不收时,他就叫莫摇辰了。

杜昙昼压下心中疑惑,继续往下看。

在十人名单的末尾,他找到了一个叫“周回”的人:“周回,缙京人士,永章十五年入队……这个人,会是送烟管给莫迟的人么?”

杜昙昼沉思须臾,总觉得哪里不对,视线从上到下又看了一遍。

这十人里,除了周回以外,其余九名夜不收都是毓州人。

就像莫迟所讲,夜不收大多都是毓州人。

毓州靠近焉弥,屡遭敌国铁骑侵略,毓州人大多与焉弥有血海深仇,为了报仇雪恨,才会不顾生死,选择成为夜不收。

而周回一个出生在缙京的人,为何会远赴柘山关,并最终和莫迟同年加入了夜不收的队伍?

为了保护夜不收的身份,簿籍上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了,这样就算不慎暴露,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危害。

杜昙昼无法从纸上看出更多,趁宴席中尚无人注意到自己,他把手拢在袖子里,将薄薄的纸张一卷,走到等候在不远处的杜飞鸾身边,面不改色地将纸卷还给了他。

杜飞鸾没有和他交谈,转身就离开了繁鹤池畔,他要尽快将簿籍放回造册库内。

杏花树下,卜黎正在和莫迟说些什么,杜昙昼走了过去:“你们二位竟然能聊到一起?”

莫迟回头看他,杜昙昼低头一瞧,他手里居然举着几张符纸。

“没聊什么。”莫迟面无表情:“国师说我天喜星动,近日可能有姻缘。”

杜昙昼把目光平平移向卜黎,脸上的表情暗示得很明显:你身为国师,怎么见谁都说一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