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谁能力挽狂澜(第2/3页)

“帝王什么都能丢,就是勇气不能舍弃。失去了勇气的帝王,连一条狗都不如。”太上皇喝了一口酒水,挠挠胸膛。

“这时候说这些作甚?”皇帝说道:“收拾东西,准备走。”

太上皇笑着看他们忙碌。

东西收拾好,皇帝看看其他人,摆摆手,“杀了。”

这些内侍宫女知晓他们父子之间的许多事儿,留不得。一旦留下来,就有泄密的风险。

只需想想那些事儿被传出去的后果,皇帝就心硬如铁。

“老狗,你父子不得好死!”

虽然知晓自己难逃一死,可当这一刻来临时,那些内侍宫人依旧惶然,有人哀求,有人咒骂。

“苍天,咱在天上看着你父子不得好死!”

“大唐有这等帝王,不灭,天理不容!”一个宫女起身喊道,然后冲向了木柱子,呯的一声,脑袋迸裂。

皇帝冷冷的道:“尽数杀了。”

侍卫们冲进来,没多久,殿内就成了地狱。

……

“窦重兵败,夹谷关失守了。”

赵三福面色铁青,时至今日,他的所有谋划都显得格外苍白。

挽救什么烟火?

叛军即将到来,烟火都没了。

他半生的梦想啊!

一个随从进来,“郑侍郎令人传话,事情尚有可为,跟着走就是了。”

赵三福去了大牢中。

“大王,窦重兵败,叛军往长安来了。”

卫王抬眸,平静的道:“他要逃了吧?”

果然,知晓老狗尿性的还是他的孩子。

“是。”

赵三福要来钥匙,打开牢门,又打开了卫王的脚镣,“大王自去吧!”

卫王好奇,“何人令你放了本王?”

赵三福的脑海中多了个少年,“秦王!”

脚步声传来,一个内侍进来,“陛下召见。”

……

殿内,群臣集结。

越王也来了。

“叛军凶狠,破关后必然会往长安来。长安如何你等都知晓,粮食不足,且士气全无。若是坚守,朕以为必然不持久。”

皇帝的声音依旧从容,“朕准备去蜀地招募勇士,诸卿可随行。”

明明是逃跑,却冠以一个招募勇士的借口。

众人自然想跟着跑,所以这个决断没人反对。

“朕出行,关中长安自然要留人看守。三郎,你可愿监国?”

皇帝看着越王。

监国?

皇帝遁逃,长安必然守不住,在这个时候,谁留下监国,谁就是替死鬼。

越王抬头,“孩儿愿意……嗝儿!”

越王突然脑袋一歪,竟然晕厥了过去。

杨松成过去,蹲下,仿佛是个医者般的摸摸越王的脉搏,说道:“大王这是体虚,上次受伤尚未痊愈的缘故。”

上次越王遇刺,鼻梁骨被打成了渣。如今看着鼻梁依旧是歪的。

皇帝淡淡的道:“召二郎来。”

卫王来了。

“朕准备去蜀地招募勇士,你可留在关中监国。”皇帝很是慷慨的道:“拟诏,二郎为太子,监国。”

“孩儿无能。”卫王坚拒。

可皇帝却摆摆手,“朕一直看好你,你为监国太子,正当其时。”

久悬未决的太子之位,终于定下了。

竟然是卫王。

可越王不见沮丧,卫王不见欢喜。

都特么的风雨飘摇了,这时候的太子能管啥用?

东宫……东宫即将迎来叛军,就是不会迎来新君。

卫王愕然,皇帝摆摆手,“就这么定了。”

他随即急匆匆的汇集了人马,准备出城。

……

黄家。

“阿耶,窦重兵败,夹谷关丢了。”黄露带回来了这个令黄春辉也为之一震的消息。

“窦重,终究纸上谈兵!”黄春辉的眼袋仿佛又大了一些,“长安诸卫未曾经过大战,说实话,此次出战,是必败的格局。可奈何……”

他没有建议的权力,甚至都不能上朝。

“阿耶,城中惶然,不知能否守住。”

“守不住。”黄春辉摇头,“长安就如同是个娇弱的女子,如今一个大汉手持长刀逼近,你觉着这个弱女子是守着家门,还是遁逃?”

“遁逃!”

黄家也开始收拾东西,作为挂名宰相,黄春辉在皇帝的随行名册中,而且还派来了两个侍卫监督,务必要黄家一家子都走。

“他这是想拿着老夫,如此必要时能威胁子泰。”

对皇帝的心思,黄春辉门清。

他并未恼火,走出家门后,看着北方,轻声道:“子泰,你当力挽狂澜!”

……

魏忠逃回了家中,半路拦截的人马中有他的故旧,放了他一马。

“灵儿,赶紧收拾东西,走!”

叛军将至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