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烧猪美味,馋哭一众网友;直播成功,门票当场售罄!(第2/4页)

“太好吃了,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味!”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且幸福的表情,尤其烧猪肉吃进嘴里,那种香酥的口感,简直酥到了心底。

吴可欣扒拉一口米饭说道:

“原本以为这烧肉跟烤乳猪一样,不太适合下饭呢,没想到跟米饭居然是绝配……粤利粤,要是不配米饭,一般都怎么吃啊?”

“蘸糖啊,或者甜酱也行,我还见过蘸番茄沙司的,怎么好吃怎么搭配,很随意的。”

烧肉虽然在广东很有名,但也基本上只有清明节祭祖的时候,才会买一整只放在祠堂里,祭拜后各家分着吃掉。

一年就吃这一两次,所以怎么搭配吃都行。

据说过去家里的女孩子根本没资格吃,只有能进祠堂的男性才能食用。

不过现在,这种重男轻女的规定早就没了,全家老小人人有份。

谢保民因为跟郭卫东关系不错,对这道菜很了解:

“广东那边很热衷于宣传烤乳猪,宣传叉烧肉,但对于烧猪,宣传力度并不大,一来这是祭祖用品,二来烧猪一直都建立在重男轻女方面,不符合现代的价值观,一旦挖菜品的历史,就……挺尴尬。”

曾晓琪对这种话题挺感兴趣,她写美食的稿子,最喜欢听这些。

所以一听老谢说烧猪的历史,便好奇的说道:

“什么历史啊谢总厨?您给说说呗。”

谢保民夹着一块排骨送进嘴里,把肉吃下去,吐出骨头,这才说道:

“清朝那会儿,岭南地区的闺女出嫁第三天要回门,当时的风俗是,婆家要是让新媳妇带烧猪回去,说明新媳妇是完璧之身,要是没带烧猪,就说明新媳妇不贞洁……这种陋习传承了好多年,以至于出嫁闺女的人,会提前把买烧猪的钱给闺女,防止被婆家故意刁难羞辱……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关于这条陋习,很多文史资料都有记载,清朝文人俞溥臣还曾专门写诗嘲讽过:

闾巷谁教臂印红,洞房花影总朦胧。

何人为定青庐礼,三日烧猪代守宫。

众人听着这些传闻,立马变得愤愤不平起来,吃烧猪的频率变得更快,嚼得更响,仿佛吃下去的不是美食,而是一个个封建迷信的陋习。

文山表哥从理性角度分析了一下这种行为,觉得还是跟婆媳斗争有关:

“这应该是新媳妇嫁进门后婆婆穿小鞋的手段,你不听话,不侍奉公婆,我就不给你买烧猪,不仅羞辱你,连带你们娘家一块儿羞辱了。新媳妇受了这种委屈,肯定会记忆犹新,等她当婆婆了,也会用在自己儿媳的身上,简直冤冤相报。”

沈佳悦笑着问道:

“表哥,你一直不找女朋友,难道也是担心跟我大姨不对付吗?”

师文山干笑两声:

“我妈早就说过,只要我能脱单,让她给儿媳妇端茶倒水都没问题……可惜,她一直没有这种机会,当然,这也跟我孝顺有关,当儿子的,哪能让老妈受这种委屈呢。”

“咦,找不到对象就说找不到,不要再描抹了表哥。”

沈佳悦原本想帮文山表哥打个征婚广告呢,不过看到他那锃亮的脑门,觉得还是先植发比较迫切。

毕竟这老中医的发型,增龄效果过于突出。

林旭他们吃饭的时候,不远处的墩墩,也带着弟弟妹妹在吃蒸好的猪里脊拌蛋黄。

这是墩墩最喜欢的搭配方式,猪肉被蛋黄包裹着,满是香味,同时蛋黄也能锁住猪肉里面的水分,吃起来更加鲜嫩。

直播间里,网友们看着三只猫吃的蒸肉,再看看不远处餐桌上的烧肉,一时间不知道该羡慕谁。

“超喜欢这种一大群人边吃边聊天的感觉。”

“聊天可以没有,只要有烧猪就行,我这会儿馋得口水直流。”

“打开外卖看了一圈,没见到烧肉,立马订了一张去羊城的机票,打算先过过瘾再说,有知道去哪吃的踢我一脚哈。”

“楼上兄弟真是个行动派啊,去顺德吧,均安烧猪味道不错,想吃蒸猪也可以尝尝,美食超多。”

蔡森一边吃饭一边看自己手机上的直播消息,看有网友提到了均安蒸猪,便好奇的问道:

“林老板,烧猪跟蒸猪的做法一样吗?”

这个问题还真问住了林旭,因为他只兑换了烧猪技法,没有兑换蒸猪技法,对这种上过《舌尖》的美食还真了解不多。

这时候就轮到师兄出马了。

谢保民说道:

“做法上区别不大,就是把烧换成了蒸……流程都是先分割腌制,再上锅蒸一下让表皮紧致,接着再松皮,最后重新大火蒸,把皮下油脂蒸出来,吃起来有点爽口,口感上跟烧猪有很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