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狠辣(第2/3页)

那是因为他们不用为生活犯愁,大虞现在的人口以及经济制度能够养活禁军,禁军的任务就是训练以及护卫皇城。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操练……

契丹的军制是全民皆兵,换而言之就是全民皆是劳动力,每个人都肩负放牧狩猎的工作。

真要让契丹人效仿中原,采用募兵制,一下子少了十几万的劳动力,引发的后果是极其可怖的。

抛开这现实因素不谈,赵匡义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有许多,战阵也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大规模的团战,更需要战阵来维持军团之间的配合,而不是乱七八糟的瞎打。

耶律休哥做不到让自己的麾下所有人练习战阵,只能传授给自己的亲卫,确实能够大幅度提升兵卒的战斗力。

耶律海里也想起耶律沙曾经跟他抱怨过,他们契丹人在战场上配合不好,比不上中原,带着几分不甘的说道:“现在说这些有何用?”

耶律必摄也叹道:“朕日后定然加强战阵训练,赵监,还是说及当下吧。”

赵匡义见目的达到,继续道:“我军于战阵间处于劣势,自然不能选择与他们硬拼。我们可佯装撤退,诱使他们来攻,在他们在追击的路上予以反击。”

耶律必摄一头雾水,就这?

耶律休哥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耶律海里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赵匡义视若无睹,继续道:“罗贼见状此人最爱标榜正义,以仁义之师自居。我们在撤退前,可以留下千百死士,让他们在城里焚烧屋舍,制造混乱,引发全城恐慌。罗贼见状必然会深信我军撤退,也会派遣兵卒灭火维护大定府的治安。同时,我们还可以安排死士乔装百姓袭击中原兵将,让南朝分不清谁是兵谁是民。让南朝将城中百姓视为兵卒来防,如此一来,他们追击我军的力量便会大受到影响。我军养精蓄锐,对方久战疲乏,我军数量又在对方之上。如何没有一战之力?”

耶律休哥一脸震撼,失声道:“这不好吧!”

大定府是契丹的中京,地位比不上上京临潢府。但一直以来,大定府都是契丹的经济中心。

临潢府过于偏远,经济发展是比不过大定府的。

曾几何时契丹内部还有一阵迁都大定府的声音,只是后来不了了之了。

大定府的富庶并不亚于临潢府,契丹在里面倾注了不少心血。

赵匡义却道:“不将之烧毁,难不成还留给南朝?”

耶律休哥表情抽搐,并没有接话,而是对着耶律必摄作揖道:“陛下,此举有伤天和,非仁君所为!”

耶律必摄看着自己的爱将,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沉声道:“逊宁觉得赵卿之计如何?”

耶律休哥张了张嘴,还是如实道:“赵军使将南朝情况看得很透,中原北伐远征,水土不服,确实有兵疲师劳的状态。以南朝的作风,也不会坐视大定府成为废墟。若指挥得当,就算胜不了南朝,也能退却,可是……”

耶律必摄道:“好了,没有什么可是的。非常之时,就得用非常之法。并非朕不体恤大定府的百姓,实在是为了大辽为了契丹,不得不牺牲他们。”

耶律休哥还想再说,却让耶律阿没里一把拉住,耳中听得对方轻声说了一句“为了大局。”

为了大局,牺牲一城百姓,又算得了什么?

耶律休哥长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大定府城南军营。

罗幼度与符彦卿、韩令坤、卢多逊巡视着伤兵营。

罗幼度看着将双手缩在大袖子里的老将,轻声说道:“岳丈要不回帐内歇息吧,这鬼天真够冷的。”

符彦卿吸了吸鼻子,将脸色一正,挺着胸膛说道:“谢陛下关心,在营帐内身子都僵了,不如出来走走。”

他说着看了一眼四周,道:“士兵冻伤了不少啊!”

罗幼度默默点了点头。

他们确实做足了准备,冬衣冬被,甚至于靴子手套,还有各种伤冻药材,都很充分。

但准备充分并不意味着能够避免水土不服带来的问题。

很多兵士都得了手疮脚疮,这玩意不致命,但是磨人,一下子无法治愈,还会传染,对士气影响很大。

尤其是三个月的进攻战,不少兵士在作战的时候,受到了伤冻,一时半刻好不了。

在营中休养的伤兵足足八千余数。

好在药材什么的都不短缺,整个伤兵营都是药味。

罗幼度看着四周围绕着汤药罐子烤火的伤兵们,高声道:“好冲人的药味,这天天喝着药汤,将士们嘴里都淡出鸟来了吧!”

罗幼度在军中威望极高,他走在营地中本就吸引了所有兵士的目光,听他突然高喝,一时间也不知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