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蒙帅从军记三(第2/4页)

可蒙方当前的军衔已经足够炫目,当地接信之后,光是一个扉页台头,就令到当地的地方官员组织人手,敲锣打鼓,配备相当的物资,连信一起送过来。

大秦最重军功,以蒙方原本一乡野村夫的身份,竟能在短短时日晋升至偏将军,岂止是一日三迁,那就是一步登天,平步青云!

为蒙将军家里添置了家具,改造了庭院,扩大了住所,立上了威门,这些都是该然之事,应有之仪。

府衙还特意送了两个侍女,伺候在家的雨柔,也就是新晋的蒙夫人。

在看到家庭拮据的光景之余,府衙二话不说,直接拨款白银一万两送来家里。

“有功之臣,自当礼遇。”

过了几天,来自秦都仙阳的嘉奖也到了县衙,于是又一次兴师动众,浩浩荡荡。

秦皇明旨册封蒙将军为公乘爵位,赏赐偌干,并赐配剑一把,送往军中。

然后各位大将军,各路大帅,也纷纷遣人前来贺喜,并送上礼物。

明眼人都知道,蒙方,已经成为秦国军方正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前途不可限量。

而随着一次次战争的打响,蒙方与其麾下的军队,愈发展现出来精锐特质。

将能奋勇,兵不惜身,自然攻必取,战必胜,所向披靡。

端的无坚不摧,无牢不破!

于年底,蒙方率军十万与李颇对峙,战得有攻有守,不落下风,战绩不可为不辉煌。

年后,秦皇圣旨,册封蒙方为‘威将军’!

亦是从此,蒙方正式成为名号将军。

军中战旗,可以拥有自己的‘威’字旗号。

再也不是杂牌将军,而是……大秦公认的军方天团之一!

威将军仍旧隶属于费帅心语麾下,帅账序列:第五。

有独立统兵权,独立行军权。

一旦独立行军,就可以得到将军们梦寐以求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超级特权。

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够了档次层次才有资格说的一句话。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绝不是一般的杂牌将领可以拥有的。

不听令?

斩首!

这句话,不但是军法,也是阶级的彰显体现。

翌年三月。

赵军连番鏖战之余,虽然力保不失,但前两轮大战所造成的损耗,以及战力持续耗损严重,渐渐力不从心,无奈求援于齐。

本着唇亡齿寒的理念,齐军大举出动,遂成两国夹击之势。

蒙方威将军晋大将,授虎符金批,提兵二十万,踏入大齐境内,剑指齐都,一路势如破竹,竟无抗手。

大齐上下尽皆震动。

要知与这位新晋蒙大将对阵之初,齐军不乏认定蒙方就是一幸运儿,凭着一时运气才走到今时今日的乡野村夫,何曾想到人家是真有料,跟赵国的那谁谁,口口相传出来的兵法大家完全两回事。

而另一路急行军的吴铁军则是正面迎击齐国大军,再次展现无敌威名。

但齐军到底是牵制了吴铁军一路兵马,即便战事不顺,仍旧有完成增援赵国的战略目的。

自然将守为攻,稳扎稳打。

另一边的蒙方虽然深入齐地,但齐国另遣重兵据雄关而守,高度重视之下,便蒙方如何勇悍,将士如何用命,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险关,再如何,齐国不至于有亡国之险。

对于这个认知,齐军大将心中笃定得很,确定自己只需要全力应付吴铁军便可。

按照齐国军方高层早已制定的大战略,蒙方那边,还在不断的攻打齐国城池,实在是太贪了!

“蒙方到底年轻,带兵经验难免不足,纵使是天生的战阵英才,仍旧难免躁进,误判局势。他们哪里知道,楚国水军已经悄悄顺流而下,只要顺利抵达既定地点,就能即时形成四方合围之势。”

“届时,不管是吃吴铁军,还是吃掉蒙方这一路,都是易如反掌。”

“而吴铁军现在被我们牵制在这里,不但攻赵鞭长莫及,甚至都不能离开,因为还要策应蒙方,若他当真抽身,蒙方部将沦为孤军,任吾等瓮中捉鳖。”

“这一次,将是吾诸国联军翻盘的时候,秦国这些年,也嚣张得久了,要给他们一个狠狠得教训!”

“什么无敌铁将,什么后起之秀,全都殒命在这一役之中吧!”

“是。”

齐军将领人人都是面带微笑,一派胸有成竹。

这一波,稳了!

然而就在与吴铁军对峙中的某天晚上,竟在齐军身后出现秦军,为首者赫然便是蒙方,率领兵马,气势袭杀!

这一杀不要紧,竟是从齐军菊花开始干,强行挤了进去、突了进去。

而吴铁军也一反常态,就此发动总攻。

“蒙方杀进来了?他不是在临城么?他是怎么跑到这边来的?难道是长了翅膀?可就算他一人长了翅膀,难道他麾下所有人都长了翅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