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火耗归公(第3/4页)

八阿哥接了圣旨感激不已,据说当场洒泪。

后来八阿哥进宫谢恩,许多朝臣都在。

皇上要给八阿哥封官,大臣们纷纷劝谏,说廉亲王能力强,应该去户部。

大臣们的小心思皇上清楚得很,户部跟国库有关系。他们还是不想还钱,所以想让八阿哥去户部和稀泥。

八阿哥怕皇上不满,他赶紧请旨。

“皇上,臣这些年在府中种花养草,耕种粮食自娱自乐,对农业耕种有很浓厚的兴趣。记得许多年前,五公主从南方带来各种稀奇种子,皇上亲自耕种,还在北方地区推广新作物,使百姓免于饥苦。

臣想求个恩典,请皇上赐一块地,臣愿效法皇上,耕种新作物,培育良种。”

八阿哥主动避开朝堂的纷争,他这么有眼色,皇上当然要借坡下驴。

皇上答应了,还给他划了好大一个农庄,还大方地赏他一笔活动经费。

八阿哥又禀奏皇上,他想带着福晋住到庄子上,自己的一双儿女留在京城,拜托皇上多照顾他们。

八阿哥子嗣不丰,膝下只有一儿一女,他把孩子留下,就是给皇上当人质的。

他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对孩子好,但他知道只要雅利奇还在京城,他的儿女就不会受欺负。

八阿哥的言行很合皇上心意,他去庄子上种地,哪怕一辈子都培育不出良种,那都没关系!

八阿哥变相地自我圈禁,大臣们不能借着八阿哥的名义做事。皇上善待自己的政敌,最后也能留下个好名声。

大家和和气气地把问题解决了,如此也算皆大欢喜。

等雅利奇休假结束,八阿哥的事情已经解决完了。

八阿哥和八福晋正在收拾行李,很快就要离开京城了。临行前,八阿哥去见雅利奇,拜托她多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

皇上有意把这两个孩子接进宫里教养,八阿哥虽然知道皇上不会害他的孩子,但心里还是惦记。

雅利奇劝他放宽心,她会照顾侄子侄女,再者孩子住在宫里,皇上和皇后肯定比八阿哥还小心。毕竟孩子交给他们了,万一出了事,皇上和皇后说不清楚。

皇上另给八阿哥和八福晋安排了一个庄子,没让他们和九阿哥,十四阿哥住在一起。九阿哥和十四阿哥做事有些不管不顾,皇上现在放心八阿哥,反倒不放心这两个憨货。

皇上的政敌都解决了,接下来又该忙正事了。

皇上有意推行火耗归公,这东西具体是什么呢?

朝廷收了税银,要把散碎银子炼成银锭子交到国库。银子里面有杂质,这其中肯定会有损耗。那么这个损耗谁来承担呢?是百姓来承担。

他们不仅要交税,还要交火耗银子。这笔火耗银子不是交给国库的,地方官员会自己留下。

有良心的就一部分自己花了,一部分拿去做行政公费。这已经算是清官了,因为官员的俸禄实在不高。养着一家老小,再加上人情往来,俸禄根本不够花。

没良心的,银子全进自己腰包。而且火耗银子的多少全是当地官员自己定的,他们想怎么要就怎么要,要多要少国库都管不着,因为这笔银子不用上交。

皇上有意把火耗银子归为国有,这样皇上就可以把火耗银子压低到一定的数目。

把这笔银子收上来,皇上也不是留着自己花,或者全部充公,留作它用。他把这笔银子收上来,然后再以养廉银的名义发给各级官员。

这样地方官员不能贪污,清官能得到正当的补贴,也能增加收入。

皇上要推行这项政策,他着急官员,商量这件事情。

十三阿哥和雅利奇听完都没说话,他们早就知道皇上有意将火耗银子归公,对这项决策并不意外。

但是在场的其他官员不能接受。

大学士马齐说道:“皇上,此举不妥啊!官员们俸禄低,让他们用俸禄养家,他们恐怕就活不下去了。

这火耗银子虽然有诸多不妥当的地方,但这也是底层官员的活命钱啊!皇上执意将火耗银子归公,下面的官员人心不稳啊!”

十五阿哥也附和道:“是啊!皇上,火耗归公了,下面的官员恐怕要抱怨您刻薄,对您的名声也没有好处啊!”

几个官员发言,都是不赞同的意思。

雅利奇偷偷看皇上,看出他不太高兴。

正巧皇上看向她,与她视线相对。

皇上便问道:“五公主,你说说你的意思。”

雅利奇能是什么意思?她当然要追随四哥的脚步,皇上的意思就是她的意思!

雅利奇站起来严肃地说道:“火耗归公,势在必行!现在朝廷看着安稳,其实暗地里危机四伏。

百姓交税,已经负担很重了,再加上火耗银子,他们的日子更是艰难。

火耗银子全随下面的官员定,有时候火耗银子比税费还高,这像话吗?一两银子的损耗,能超过一两吗?下面官员玩无中生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