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软禁_《醉枕东都》

有王守澄压着,大臣们也就是只能嚷嚷。

不少人开始三天两头称病不上朝,每天王守澄就和刘弘逸分站在空龙椅两旁,对着下面站不满人的队列。

但王守澄也不是没有烦恼,他要一天天的提防着圣上,怕他偷偷拟个立太子的圣旨给大臣。

那自己非但无功,还让别人手里多了一件攻击自己的武器。

如此一想,他很快在太和殿外增派了神策军,这下连宰相也不能随意进宫面圣。

圣上能见的人,只有李训和刘禹锡两位翰林学士。

“朕少年登基,一晃六、七年,却始终没有真正拥有天子的权利!堂堂圣人,偏要受制于家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朕无颜见李家列祖列宗啊......”

圣上说着说着悲从中来,抬起袖子掩面而泣。

刘禹锡叹到:“圣上有兴国爱民之心,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是哪天?要等到家奴老去朕才能重获自由吗?朕有什么错?天要朕受此折磨。

刘爱卿,是朕祈福不够诚心?还是祭祖不够虔敬?

这几年哪年没有天灾?朕的天下千疮百孔,若是天要将朕的皇位夺去,那就让它夺去吧,朕离开皇宫,绝不回头。”

圣上抬起头来,满脸热泪,看得旁边的人都跟着抹起泪来:

“圣上何出此言,此乃天灾人祸,并非您的过错啊!”

君臣正在抹眼泪,圣上因为太激动,又猛烈的咳起来,外殿候着的太医正匆匆跑进来,给圣上含服药丸顺气。

圣上声嘶力竭的咳了好一阵,喉咙的痒才止住,他抬起手来,颤颤巍巍点着太医正,嘶哑问道:

“太医令呢?朕要见太医令!朕要问问,区区一个风寒,为何久久不愈?那朕还要太医署何用?”

太医正抹了一把汗,跪答道:

“圣上也看到,包括太医令在内,已经数位太医给您把过脉,您得的确实是风寒,所用药物皆由太医署主药亲自挑选药材煎煮,病情时好时坏,这期间......圣上您千万不要另服别的药......”

“放肆!”刘弘逸大声道:

“圣上尚且没问你们失职之罪,你竟敢质疑圣上。”

“微臣不敢!”

太医正苦不堪言。药方都是金方,虽然不温不火,但绝不会有错。每天太医令都要召集相关人等人讨论病情,可这也不是疑难杂症,只能换方子再试。

想到朝政不能控制,连自己的身体也不由自己控制。

这位想当明君的年轻皇帝,失声痛哭起来。

宫外不知宫中情形,今日早早散朝,元枫回到府里,洛泱正和杜芊芊二人在亭子里摆了茶具泡花茶。

“你俩倒轻松,今天路相公在朝堂上差点跟李相公吵起来。”元枫在石桌旁坐下,拿起茶盏看里面飘着的花叶,问道:

“这泡的是什么茶?”

“金菊润肺茶。用的是桑叶、金银花和菊花,可以镇定安神、润肺止咳。”洛泱笑道:“你尝尝,再告诉我们那俩老头为何吵起来。”

“怎么?你想去替圣上治病?”

元枫听到“润肺止咳”,立刻想起了被王守澄软禁在深宫中的圣上。

“他的病我不会治,亦或者有人根本不希望他病好。”洛泱淡淡道:

“但我不能袖手旁观,他毕竟是我义母的儿子。这茶和方子我会送给萧太后,至于给不给圣上喝,那就是太后自己的事。”

元枫小心饮了一口,里面加了蜂蜜,甜甜的,很好喝,他仰头将茶一饮而尽:

“朝堂上还能吵什么?李听被调去武宁做节度使,结果武宁牙将不肯,趁李听的亲吏前去慰军的时候杀了他,李听哪里还敢去上任,逃回京城后称病辞职。

李宗闵建议任武宁牙将为留后,路随不同意,坚持让朝廷另排人去武宁任职。”

“那当然不能谁造反就让谁当官,长此以往,这天下还是李家的吗?”洛泱撇嘴道。

杜芊芊笑了:“就该举荐你去做个女相公,朝堂上就再不能起争执了。”

“这次泱儿没猜对,之所以会吵,这也是几位相公想借此入宫去见圣上,以确定圣上安好。”元枫叹了口气道:

“他们每天真正吵的是立谁做太子。”

“都是七、八岁的孩子,立了太子,难道还能太子监国?”杜芊芊好奇问道。

“能不能监国,和现在见不到圣上有什么区别?他们争的是拥立之功。齐王已经在往回赶了,只希望在他回来之前不要出什么乱子。”

圣上病的蹊跷,现在又被王守澄软禁在太和殿,出变故是迟早的事。

三人正聊着,阿夔大步走了进来,见杜芊芊在,他上前给元枫兄妹行礼,没有立刻说话,杜芊芊知趣的起身告辞。

“清源有信?”

洛泱也给他倒了一杯润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