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拜官(第2/2页)

刘程璧心中剧跳,但脸上还是淡定的很,他谢过恩以后,直直的站起来,和皇帝对视。

一边的三皇子讥讽的挑了挑嘴唇,目光阴寒的看着刘程璧。

刘程璧站在边上,转头就看见了沈赢沉静的目光,心顿时就安下去了。

沈赢回望他一眼,示意他安心,然后等着考试结束。

这时候考官捧着名册上千,凑到了胡总管身边,示意他呈上去。

皇帝拿来一看,原来是趁着他看试卷的时候,已经统计好所有人的名次了。

看着名册,皇帝一高兴,就让主考官当场念出来。

今年取进士四百五十一人,比去年多了一百余人。除了试卷不堪入目的,此次殿试四百余人皆榜上有名。

此次殿试一过,他们就是进士了,马上就能拜官出仕了。

毕生的抱负也可以实现了。

按照新科惯例,除了头三名进翰林院,其他可以再考,或是出任管事,现在翰林院空了下来,皇帝又点名让黄声去翰林院做从六品的修书。

黄声眼睛一亮,激动的谢恩,他本来准备明年再考,或者是出任重要官职,和家里商议一番,现在皇帝点了他去翰林院,那也是莫大的恩荣了,加上只有榜眼和探花才能做的从六品修书,其实就是补偿他为刘程璧让下来位子。

刘程璧是皇帝的皇子,虽然才学一般,但是皇帝要捧,黄声只能让位,现在皇帝为了捧他,欠了他的位子,这就给他一个机会了。

黄声就连之前嫉妒沈赢的心思都没了,一直高高兴兴的站在那里和人互道共贺。

“你们一户要勤勤勉勉,效力国家,不要辜负了朕对你们的期望。”皇帝见下面一片欢声喜气,也高兴的要说两句,“沈赢,你虽未授官职,但我心里已经属意你为太子少傅,不论以后谁是太子,第一件事便是要拜你为师,和朕当年一样。”

沈赢笑,跪谢皇恩。

暮鼓响了以后,众位学子由内侍依次领出宫去,各自回家。

皇帝但是留了头三名在宫内用膳,众人感觉十分不对劲,这皇帝是真的想要捧杀他们三个吗?

当场点了就算了,还要留在宫中用膳,那往后宫宴席算什么?

还是因为刘程璧的事情?

众人实在猜测不出来皇帝的心思。

皇帝的晚宴丰盛,从传菜到布膳用了一刻钟,等到菜全齐了,皇帝一声令下,内侍们才敢揭开盖子,伺候晚膳。

皇帝看着刘程璧,“你们三人都是好友,如今一同中了进士,也算是好事。”

于淄博笑了,这事情他是承了刘程璧的光了,做了一个榜眼,要不然进士也做不了。

沈赢也明白这一场晚膳主要都是因为刘程璧,皇帝做了这样安排,还说这样的话,定是有计划。

刘程璧点头,“沈赢是我至交好友,于公子也待我极好,我们三个是情谊笃厚。”

皇帝嗯了一声,夹了一块鸭肉,觉得有些鲜了,便放下筷子,侧头对胡总管吩咐道:“御膳房的菜越做越不合口味了,你下去好好教一教。”

胡总管唉了一声,抬抬手吩咐众人赶紧出去,把屋子留给了他们四人。

不消片刻,这里便安静下来,练呼吸声都能听得见。

皇帝叹口气道:“最近皇城谣言四起,朕有些心烦。”

于淄博一愣,“这些谣言时时都有,宫墙内外,耳目众多,言多口杂,自是避免不了的,就如同今日我们说些什么话,明日就能传出宫去了。”

皇帝斜睨着于淄博,算是有些眼力劲,也不怪自己几次饶恕了。

“你觉得呢?沈状元?”

沈赢正在吃鹿肉,听顾南枝说是很补身子,他们难买到,也不会收拾,现在就在眼前,沈赢吃了半碗,听到皇帝喊他,他放下筷子,道:“皇上若是觉得心烦,这谣言便是真的了。”

皇帝看着他,有些惊讶他的直接和勇敢,在这皇宫,没人敢这样说话,就算是自己身边的妃子,也不敢乱猜测他的心思,可这小小少年,一句话就戳中了他的心思,真是可怕。

不过想到他是何老太傅教出来的,也觉得没什么了,皇帝从小跟着太傅学习,后来初继任大统,也是太傅一路辅佐,直到十多年前,太傅身子不好,回乡养着。

若说这世上谁最了解他,那就是何老太傅了。

想到此,皇帝肃了脸色,问:“沈状元言辞犀利,那可是知道朕说的是什么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