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那一招(第2/4页)

陷入了纠结之中的韩力,并没有放弃关注西部战区的战事。

他和只关注骥星河那边战斗的苏河、沈木等人不一样,他需要看的画面有很多,包括了帝国防线上的各处战斗,凯迪林的战斗,十架斩山型机甲驰援两百多架联邦机甲的战斗,独立团九个小队各自的战斗……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他看的应接不暇,心中的紧张情绪远超苏河,身为王牌机甲战士的他,当然能够看出来西部战区此时正处于劣势之中。

没有了凯迪林带队的那些机甲,帝国防线上的战事再次焦灼了起来,联邦的火力虽然摧毁了大量的防御性工事,可数量依然接近十五万的帝国兵力,却能够依托于各种掩体继续战斗。

那些常规级的联邦制式机甲,在面对巨量帝国兵力的攻击时,很难像独立团一样无视。

随着西部战区地面指挥官戴维斯的下令,十万联邦兵力终于在火力掩护之下发起了冲锋。

这是现代战争里非常罕见的一幕,机械化、信息化、电子化的时代,还要依靠大量兵力的冲锋来实现战斗目标,简直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避开了联邦机甲的联邦炮兵们,已经将帝国防线用火力洗礼了两遍。

超过二十五万的帝国兵力,被联邦远程火力击杀的已经超过了十万之众。

但火力并不是万能的,因为火力并不是无限的。

连续攻破了两道帝国重兵把守的防线之后,西部战区的火力配额被打掉了很多。

当敌军四散在各种掩体之后,依托于壕沟、碉堡等位置据守时,远程火力攻击除了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外,就只能使用不计成本的全覆盖饱和式火力轰炸。

西部战区没那么多的火力配额,今天的这场战斗,并不是他们的最后一场战斗,他们还要继续往前打。

所以,就只有冲锋这一条路可走。

帝国防线的炮兵阵地,已经被凯迪林带队攻破,而后又经过了联邦火力的精准轰炸,所以并不能在联邦军队冲锋的时候,给联邦军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但帝国各个掩体之后的那些帝国士兵,却不会任由联邦兵力冲到它们的阵地上,不遗余力的开始发动攻击。

牺牲出现了,并且一直在持续增加着。

但西部战区的冲锋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都是参战多年的老兵,如何不知道此时撤退就会对不起那些牺牲?

他们的冲锋,解放了部分被限制住的联邦机甲,于是这些联邦机甲得以继续破坏着那些帝国的防御性工事,缓解大部队冲锋时所遭遇的火力压制。

还有西部战区的炮兵部队,他们有的还停留在1842号前哨站防线,有的还在更后方的西部战区防线之中,基于前线提供的精确坐标,对帝国防线进行着精准的火力打击。

有的已经随着大部队开始冲锋,带着他们的榴弹、穿甲弹、破甲弹、子母弹、燃烧弹、壕沟破坏弹、干扰弹等等炮弹,以激光制导和缩短距离来提高他们的命中率。

整体看起来,西部战区的兵力伤亡虽然越来越大,可这样打下去,肯定能够攻破帝国的第三道防线,并全歼其中的敌军。

帝国军队是不可能撤退的,它们没法携带足够的物资离开,撤退就会被追着打而后被歼灭。

但韩力很清楚,常规部队的冲锋,已经无法决定这场战斗的胜负了,因为他们需要的进攻时间太长了。

所有前线士兵,在目前的情况下,至少要更换两次氧气供应装置才能够打完这一仗。

也就是九个小时打底。

这还是因为异星的特殊环境所致,换成是蔚蓝星的环境,不需要考虑氧气的消耗,九十个小时也不可能打完。

蔚蓝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战,攻方的盟军投入了超过三百万的兵力,守方只有一百四十万的兵力,攻守双方兵力相差甚远的情况下,都打了两个多月才打完。

此时帝国守军兵力还要多于作为进攻方的联邦兵力,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超过了三十五万,哪有那么容易歼灭其中一方呢?

而无论是骥星河跟他的独立团,还是凯迪林跟他的机甲小队,以及那两百多架有了支援之后,终于可以和三十架伯爵级帝国机甲正面一战的西部战区机甲兵团。

都不可能在九个小时之后再分出胜负。

一旦这边胜负分出,必然会直接冲入战场参战。帝国如果得到了机甲援兵,就能够彻底扭转这一次的战局,反败为胜。

而西部战区如果得到了机甲援兵,就能够加快攻破帝国防线的速度,减少大量的伤亡。

韩力所看到的劣势,就是三处机甲战场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