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第2/2页)

晴嫣搂着怀里的小十三,闻着山间清新的空气,也忍不住嘴角勾起、脚步轻快地边往前走,边扭头欣赏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窝在胤禔怀里的小十四手里捏着一片大哥伸手从空中给他接过的红彤彤枫叶,用胖乎乎的小手捏着叶柄转动着,玩得自得其乐。

作为佛教圣地的五台山,山间坐落了许多座名寺,日常进山的香客们络绎不绝,穿着一身鸦青色冬袍,头上戴着同色暖帽的胤禛看着他们汗阿玛路过金碧辉煌、香火鼎盛的菩萨顶、普旺寺、南禅寺、显通寺全都一概不进,反而带着他们一行人兜兜转转间停在了一个位置偏僻的中等寺庙,不由嘴角微微抽了抽,搞不好他们汗阿玛这是要闹那样,祈福不应该选择名寺吗?难道他们进了“清凉山”就一定要走进“清凉寺”吗?

胤礽也搞不懂他们汗阿玛的心思,看着面前寺门紧闭的清凉寺,忍不住微微拧了拧眉。

胤禔也左看右看都看出来这清凉寺究竟哪点儿能比得上前面几座大寺庙出彩的,可因为他前面上山时就闹了笑话,此刻也瞪大荔枝眼目不转睛地看着寺庙门,想要知道这个寺庙是不是暗藏玄机,因此才引得他汗阿玛大老远地跑来这儿祈福。

康熙虽然做了许久的心理建设,可当他真得站在了清凉寺的山门处,抬起头望见那高高挂在屋檐下书写着“清凉寺”的木匾额,仔细看了一会儿,才辨认出那上面龙飞凤舞的潇洒字迹,的确与他汗阿玛留存下来的墨宝十分相似,他脚下前进的步子还是顿住了,心头上也莫名涌现出了一股子近乡情怯的感觉。

站在他身后的梁九功心中也一叹,明白皇上心中的踌躇。

康熙不往前走了,身旁的一大群人也都不得不停下了步子。

晴嫣顺着康熙的视线也瞥向了木匾额,心里估摸着八成匾额上面的字是顺治写的,她也提起精神打量着眼前的清凉寺,觉得这寺庙虽然看起来香火不旺,但被崇山峻岭环绕着,旁边又生长了许多茂林修竹,几棵粗壮高大银杏古树的枝桠延申到了墙外,满树黄色的银杏树也在墙外面飘了一地。

一只翘着尾巴、长着青黄两色鸳鸯眼的白猫正沿着院墙优雅地行走着,周围的环境非常雅致,倒真是个适合清修、钻研高深佛法的好地方呀。

站在她身旁,穿着一身深紫色冬装的皇太后搂着怀里的小胤祹也眯着眼睛看向匾额,时隔多年,在这深山老林里她竟然又看到了顺治的字迹,一时之间琪琪格心里的感受属实也是复杂得紧,说不清、道不明的,她也不知道等到待会她进入寺庙里,倘若真得遇上自己已经“逝”去多年的丈夫了,开口第一句话能和他说些什么。

三位长辈全都不开口,一群孩子们都困惑地面面相觑,走得小脸蛋发红的小胤禟,伸出小手拽了拽康熙的衣服,仰起小脑袋奶声奶气地开口询问道:

“汗阿玛,我们是要住进这个寺庙吗?咱赶紧进去吧,小九的腿都酸啦!”。

康熙也知道这一路走来,几个年纪小的儿子即便有宫人轮流抱着,可体力也早就用尽了,正想出声说话。

这时紧闭着的寺庙大门“咯吱”一声就从内打开了,一个穿着红色袈裟年龄看起来与康熙差不多大的中年和尚,领着几个小沙弥走了出来,看到站在一百零八级台阶下面的一大群人,他心中一动忙领着弟子们,沿着台阶快步走了下去,难掩激动地对着领头的康熙双手合十,微微俯身道:

“贫僧是清凉寺的主持,请问施主是否来自京城,特意带着家眷前来祈福的。”

康熙也朝着主持双手合十打了个佛号,淡声回答道:

“大师说得没错,我是来为大清祈福的,听闻贵寺里面有好几位佛法精深的大师,我特意带着家眷们来聆听大师们讲解佛经的。”

主持听完这话,脸上的欣喜之意掩也掩不住,皇上来五台山祈福是明面上的消息,这里的每家寺庙都盼望着能够迎接圣驾。

虽是出家人,可谁不想自家的寺庙能够名气更大啊!之前他接待完山脚下驿丞,听到他说皇上会进入清凉寺居住几日祈福,那时他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毕竟前面有太多地理位置优越,名声还显赫的大寺庙了,清凉寺与之相比,明显差许多。

如今真得看见圣驾了,主持忙颔颔首答道:

“施主是贵客,寺庙内的厢房都已打扫干净了,还请施主们随着贫僧前来。”

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