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这个世上, 谁又敢说自己真正懂一个人?

哪怕是朝夕相处的密侣也做不到。

可是人总是会在感情的作用之下,期待一些不切实际的心心相印。

姜锦当然期待过,若是这话是裴临上辈子说予她听的, 她估计嘴上埋怨、心底还是会忍不住雀跃。

只不过现如今, 她早就没有这样的念头了, 听了他的话, 她只想发笑。

姜锦骑在马背上,高昂着头,任雨水浸湿了她冰冷的面庞, 毫不留恋地拂袖而去。

在她身后,裴临望着她直挺的背影,整个人灵魂出窍似的,被冷雨浇得浑身透湿也没有反应。

她比之前理智太多。

或许真的是吃一堑长一智吧,这一世, 哪怕在他浅浅尝到的甜头里,她也始终是游刃有余的, 那些应允、那些浅尝辄止的吻, 都是由她掌控。

她允许自己有感情,但都得在她的掌控之中。她控制着自己不再全情投入, 仿佛这样,再遇到突然的变故, 也可及时抽身。

事实上, 姜锦确实做到了。

她走得毫不留情, 连背影都透着决绝。

裴临知道,她不是在说狠话, 她向来说到做到。

他从未觉得眼前的一切如此棘手过。

没来由的, 裴临忽然就想起了前世, 在与姜锦成亲之前,她兴冲冲地带他去庙里求的那支签文。

——虽用心机,不合则叵;世人各半,另觅可耶?

似乎也正好印证了前世今生,他们的潦草收场。

他费尽心机,却只将她越推越远。

可惜……

裴临攥紧了手中的剑柄。

他不会放手的。

至少,他不能再让她被裹挟进滔天的巨浪里。

听见胯/下的逐影不满地打着响鼻,裴临稍稍回过神来,他提转马头,往山门外寺庙的方向而去。

——

这座寂静的古刹,名唤灵谷寺。

姜锦是第二回 来这里了。

前世是为了求签,这辈子只是为了避雨。

长明灯在绵绵夜雨中依旧亮得堂皇,姜锦下了马,发髻湿答答的,坠得头皮疼,她索性把发丝散开,重新挽了一个低髻。

叩响门上的铜环后,有守夜的小沙弥为她开了门。

她说道:“这位小师傅,我打马从这边过,夜半突然下雨躲闪不及,可否行个方便,让我进去避雨?”

小沙弥扫了姜锦一眼,见她肩上都湿透了,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随我来。”

灵谷寺常有香客留宿,也有善众会来庙里帮忙做事,空置的厢房不少,姜锦谢过沙弥,在房中歇下。

湿衣沉重,姜锦解下外衫。好在已经入夏,天气不凉,解了衣衫也不至于风寒。

屋内有干净的巾帕,姜锦绞了会儿湿漉漉的发尾,正要卧下,没多久,忽听见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裴临的声音传来,他正低声对引路的沙弥道了声多谢。

还真是冤家路窄。

姜锦动作一顿,心头又是火起。

她真的不想再见他,以至于到了听到他的动静都烦躁的地步。

理智上,姜锦却也知道他出现实在是合情合理。

她要避雨,他自然也要,这附近就这么一处地方好落脚,巧合罢了。

姜锦没太在意,心底却还是难免有些担心会被他发现纠缠,听他似乎在隔壁宿下,而那窸窣的响动一会儿便停了,姜锦这才放下心来。

她想得倒是很明白。

裴临对她到底有几分真情她不懂,但人总是会对没有得到的东西念念不忘,他希望她对他是有移情,她反倒觉得,他对她倒极有可能是上辈子的牵绊放不下而已。

放一放吧,放一放,再浓酽的情绪也会淡去的。

他们井水不犯河水,不要再有牵扯是最好的。

屋外雨仍在下,想起方才在雨中所说的那些话……姜锦几不可察地轻叹一气。

那些伤人的言语,没有为了沤裴临而蓄意夸大。

事实上,她对他的怀疑,远不止那些。

之前,薛靖瑶除却那枚玉扣的来历,还告诉了她云州有人在私挖铁矿,几乎可以板上钉钉地说就是裴焕君的手下在做。

凌家被劫镖一事,似乎也是因为他们替裴家的那个姨娘送了些什么东西,被人盯上了要灭口。

绕来绕去,都绕不开裴焕君此人。

这位……她养父的旧友?她名义上的义父?

姜锦还记得,这一世她初到云州刺史府不久,裴临不知道以何名目,也出现在了那里。

她相信他,尽管他倨傲、自负、眼高于顶,可正是因为这样,她才觉得他不会骗她。

可现在,这样的信任荡然无存。

姜锦忽然看不懂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了。

或许她也从来不懂他。

纷乱细节在她脑子里都快纠结成了个线团,乱糟糟的,没有头绪。

想着想着,她的上下眼皮就黏在了一处,渐渐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