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4页)

这无疑是一个思想解放,英才辈出的年代。倘一味仗着原有知识自傲于人,迟早是要狠狠哉下去的………

临行那日,晴空万里无云。京郊码头上,数十艘数人高的巨轮整齐列队,占满了整个河道,一眼都难望到尽头。两岸四处,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不间断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这些年随着蒸汽轮船,甚至后来的燃油巨轮出世,按理来说民众们早该习惯了才是,然看着眼下这般气派非常的船队,到底忍不住连连喝彩。

平静的海面之上,不时有一阵微风拂过。码头上,弘曦对着眼前众人重重一礼道:

“弘曦代皇父恭送皇伯以及众大人们,预祝皇伯此去一路顺风………”

“侄儿客气了………”直郡王一身象征着身份的石青色五爪蟒服,腰间饰以圣人亲赐的双鱼环佩,硕大的东珠襄扣在帽檐顶端,端的气派非常。众人恍惚间好似又瞧见了当年挥斥方遒的“大千岁”。只这人眉间早没了多年前的倨傲之色。定定看了眼身后的庞然大物,须臾方才对着弘曦拱手一礼道:

“此去前路茫茫,尚不知归期何在。虽说有些冒昧,府中还望侄儿能照拂一二………”

若是早年,这般近乎求助般的语气决计是不会出现在这人身上的。微怔了怔,弘曦很快点头应下:“皇伯为此番朝廷涉险,皇阿玛心中有数,必然不会亏待府上………倒是玉衡年轻,这些年跟着侄儿倒是少有远行的经历,此去路上,还望皇伯能够看顾一二。”

想到自家小伙伴,弘曦眼中不乏担忧。

胤禔听罢自是爽快应下。

随着数声巨大的轰鸣之声,莫大的水面之上,激起一阵阵惊涛。伴随着船只逐渐离去,很快复又重归平静。唯有两岸兴味未褪的众百姓们,尚还在意犹未尽地说着什么。

因着大伯眼前交代之故,闲暇之时,弘曦不免往直郡王府多走了几遭。直郡王府府邸依旧是早年先帝所赐那座,连正门处那棵足有五人相拥的乔木也未曾动过,然而比之早前的气派,如今哪怕竭力维持,仍不免多了几许倾颓之感。尤其这些年随着府中孩子的陆续增多,重新搭建好的庭院到底破坏了原有的贵重………

负责接待的是张佳氏所出的弘曜,因着早前两家额娘间交好之故,两人倒也不至过于陌生。

然而这一路走来,“偶然”间碰上的堂兄堂弟们依旧络绎不绝,看着府上众人面上掩不住的讨好之色,弘曜一张脸迅速胀地通红。

“府上无礼,让曦堂兄见笑了………”

“无事!”弘曦不再意地摆了摆手,这些年这种人他已经见得太多了。见他面上未有异色,一旁的弘曜不由松了口气,只再开口时到底拘束了不少。

“不知堂兄此番前来……可是有何要事?”半响,弘曜方才斟酌着语气道,话虽如此,语气中的期待之色连弘曦都听的出来。

这般浅白,弘曦暗自摇了摇头,原先想说的理藩院的缺在嘴边转了一圈复又咽了回去。转而开口问道: “怎么没见到弘昱?”

“自阿玛走后,大哥已经许久未曾露面,许是身子不适吧!”没能听到自个儿想听地,弘曦语气不免低了许多。至于弘昱,这些年来时不时便要病上一场,甭说他,府中众人早就已经习惯了………

听着对方稀松平常的调调,弘曦眉头不自觉皱了皱,抬脚便往另一方向拐去:“走吧,既然来了,总要去探望一番。”弘曜先是愣了下,反应过来连忙抬脚跟上。

身为世子,弘昱所居的惊涛院,无疑是直郡王府除去正房之外最为宽敞的地界儿。穿过重重回廊,庭院中央数棵梨花争相竞放,春分时节只见雪白的花瓣簌簌而落,衬着墙角处盘旋而上的爬山虎,虽不甚规整,然打眼瞧着自有一派意蕴。然而打从入院以后,扑面而来的苦药味儿却将这一切尽数打破。

“昱堂兄病地很重吗?可曾请过太医?”弘曦不由开口道。

“啊………”似是没想到弘曦会开口询问,弘曜张了张嘴,许久才犹豫着道:“府上有专门的大夫,是阿玛早年特意为大哥寻来的,已经伺候许多年了,且大哥他………平素不喜大动干戈………”

“不喜大动干戈………”是吗?想到早些年上书房磕破了手皮都要闹得人仰马翻的“祸头子”,弘曦脚步微顿,复又大步迈了进去。

弘曜不明所以,只得在身后讷讷点头。

刚踏进院门儿,很快便有嬷嬷领着一众丫头迎了上上来。来人一袭棕褐色长褂,鬓角处已然全然鬓白,一瞧便是年纪不轻了,微微收紧的袖口瞧着却是极是利落干净。弘曦这长相许是紫禁城没人能认得错,老人脸上到底多了些许笑意:

“世子病重,怠慢之处,还望王爷担待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