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回京(第2/3页)

李钰慢慢滑落在地,手里捏着一块碎瓷片,汩汩鲜血还在从他颈侧喷溅出来,在场的所有人,无一幸免。

徐明张大了嘴,刚要喊太医,却被皇上抬手制止了。

他愿意走,便不强留了,算是父子间最后的成全。

皇上一步一步出了殿门,对着李钰看过的那棵树又看了良久,也不知道找没找到李钰说的那只蝉。

末了,皇上对阿恒道:“整顿队伍,咱们今天……算了,明天吧,回京。”

阿恒抱拳领命:“是。”

整个行宫里最开心的当属小莺儿了,没心没肺地睡了一觉,醒来皇上没死,坏人都清算干净了,她的阿恒哥哥还回来了。

小莺儿捧着她的小黄莺四处显摆,还说要带回长安去给老相爷作伴,后来考虑到跟着老相爷有秃毛的风险,只好又改了主意要藏起来不能让老相爷看见。

阿恒自打领了命就出去忙了,一直到入了夜才回来。

吃饭的时候我还问他:“咱们就这么回京能行吗?不是说李玦封锁了京城,京城的常备军有多少?咱们这点人够吗?”

阿恒冲我卖了个关子:“京城有定海神针。”

再问他就不说了,只道是让我安心就行,那是十个李玦也动不了的定海神针。

吃到一半景策来了,看了看阿恒,笑了:“我还以为你跟我一块吃呢。”

阿恒抬了抬头,又往我碗里夹了一筷子菜:“我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我干嘛要跟你吃?”

景策:“……”

大狗子和小莺儿捂着嘴直笑,景策嘴角抽了抽,“你还记得你长安城里有个二哥吗?”

阿恒理直气壮道:“我哥哥多的是,可玉哥儿只有一个。”

景策:“……”

我忍着笑站起来又拿了一副碗筷,问道:“二哥一起吃吧?”

景策笑着摆摆手,“你没听人家说嘛,你们是一家人,我一个外人,怎么好搅了你们的团聚。”

我看看阿恒,本想着让阿恒赶紧说两句好话把人留住,谁知道阿恒直接摆了摆手:“哎,这就对了,慢走不送。”

景策都给气笑了:“臭小子,回京再收拾你。”

阿恒头都没抬,继续大快朵颐。

等景策走了,我摇摇头笑道:“也就是二哥脾气好,换个人早揍你了。”

阿恒边吃边道:“二哥这人吧,你看他脾气挺好,可他也只对他在乎的人好,其实他在刑部,底下的人还挺怕他的。”

“是吗?”我想了想,自认识景策以来他一直对我照顾有加,温润如玉、谦谦公子都不足以形容。可又想到他在朝堂上为了韩棠大杀四方的时候,刀刀见血、锋芒毕露,满朝文武都不敢轻易招惹。

他的父亲兄弟都在外,留他一个人在京中料理一家老小,同时又是最坚强的后盾,这个年纪能在朝中做到如此地位,想来也是有些手段的。

他有柔软的一面,全都给了在乎的人。

阿恒问我:“你知道他为什么字玉成吗?”

我摇了摇头。

“校场上长大的孩子,哪个不喜欢舞刀弄枪,二哥的穿云枪耍得最好,连大哥都不是对手。但是后来因为需要留一个人在京中,二哥就弃武从文了,再也没有碰过枪。”阿恒吃完把筷子放下,继续道:“他对家里人总是很宽容,为了成全别人可以牺牲自己。小时候我闯了祸大哥就在一旁看热闹,二哥看不下去了会来给我解围,我就没怎么见过他发脾气。不过有一次,他倒是跟大娘闹得很僵。”

大狗子和小莺儿收拾碗筷,我跟阿恒来到院子里坐下来,吹着山里的夜风,我问他为什么。

阿恒神秘兮兮地四下环顾一圈,趴在我耳边悄声道:“因为大娘给他说了一门亲事。”

我:“……”

阿恒道:“本以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二哥又那么好的脾气,这件事应该很快就促成了。谁曾想我二哥反应那么大,连着在外面住了几天没回家。你知道越是这种温和的人闹起脾气来越吓人,吓得大娘以后再也不提这档子事了。”

“那你爹呢?”我问他,“也由着你们这一个两个的不成家?”

“我爹这个人吧,有些方面特别固执,有些方面呢,又特别看得开,”阿恒道,“他固执的事就两件,一是军营里的事,二是我娘坚持的事,其他事对于他来说都是能商量的。比如成家,他就觉得像我们这种天天跟刀枪打交道的人,指不定怎么突然就没了,留下一群妻儿老小没人照料其实也是件很残忍的事。”

“不会的,”我皱了皱眉,“不管有没有家事,成没成家,每个人都会好好的。”

阿恒在我肩上拍了拍,“再者说还有我大哥呢,我那小侄子如今都能提得动枪了。等日后安定下来了,我带你去看看我们景家的独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