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方士(第2/3页)

赶在天黑之前队伍总算到了骊山脚下。天色渐黑,骊山也只能看清个大致轮廓,似一匹骊驹奔腾,果然不负其名。一进山温度就降下来了,行宫建在半山腰上,百千盏宫灯一路从山脚延伸到行宫,远远望去好似一片银河,星星点点,蜿蜒而上。

这一日奔波累得够呛,分了住处也就没有其他活动了。我跟小莺儿分了一间小院子,院子后头还有一方汤池子,只不过这会儿谁也没有泡温泉的想法,简单吃了点东西洗了个澡,倒头便睡。

次日一早竟然起晚了,可能是山里的温度舒适宜人,又有树荫浓密,总算不至于被清早的大太阳晒醒了。

刚起来洗了把脸,小莺儿就推门而入,拉着我就要走:“玉哥儿,你快去看,大狗子要跟人比射箭!”

行宫里马场射场一应俱全,我被小莺儿拉着到射场的时候人都差不多到齐了。皇上坐在一旁的凉亭里,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场上的人。

跟大狗子一块站着的还有几个人,看穿着有侯门的贵公子,也有随行的侍卫。大狗子站在这些人正中,随手抽出一支白羽箭,箭搭弦上,长弓拉满,腰身拉出一道利落的弧线。

稍一瞄准,大狗子抬指一放,长箭破空而去,正中靶心。

周围一片叫好声。

不等众人反应,大狗子又连放了两箭,前一箭压着后一箭射在同一个位置,最终箭靶上还是孤零零的一支箭——另外两支箭在地上一分为二。

众人目瞪口呆,滞愣片刻后还是皇上率先开口:“吾儿好箭法。”

一群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称赞,大狗子谦逊一笑,把箭交给了身后的人,回头冲我和小莺儿眨了眨眼。

我回以一笑,大狗子师承阿恒,当初在牛角山的时候就能射兔子打野猪,如今一个固定的靶子自然不在话下。

倒是小莺儿高兴得不行,好像箭是她射的一样。

皇上重赏了大狗子一把破甲弓,金玉镶臂,犀角为腹,弓弦也是上好的生牛皮。大狗子拿到手转手就交到了我手上:“玉哥儿,你抽个没人的时候把它当了,看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我:“这怎么说也是御赐之物……”

大狗子摆摆手道:“华而不实罢了,这种弓射不了多远的。”

我咽了口唾沫,默默把话补充完整:“私下买卖是要砍头的。”

大狗子:“……”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小莺儿摸着弓柄上头的玉石悄声问:“那如果把弓拆了,分开卖呢?”

这俩孩子跟我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于是我们仨避开众人找了个角落,研究怎么把这把弓上头的金器玉石卸下来。

入夜之后还有夜宴,设宴在华清池旁,明月映汤泉,品酒赏月都不耽误。

夜宴进行了一半,身姿袅娜的舞姬散去,上来了一个带着面具的黑袍男人。

那黑袍人恭敬上前行礼,只道自己有东西要进献陛下。皇上让徐明来接,却在徐明触及黑袍人的刹那,那一身黑袍像没了筋骨一般垂落在地,里头的人却不见了,化作满庭牡丹花。

花瓣从半空中落下来,铺满了池水,又落到桌上,小莺儿“哇”的一声,惊得合不拢嘴。

紧接着那黑袍人又从天而降,稳稳落到华清池正中,踩着水面如履平地一般上了岸,手里托着盏银盘,里头盛的是一串水汪汪的紫葡萄。

那黑袍人再次跪下:“方士明月笙拜见陛下,隔空探取百里之外的葡萄一串进献陛下。”

皇上笑道:“朕知道你,方士明月笙,传闻你精通鬼神之术,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徐明将葡萄接过去,先用银针试过,又让试吃的小太监尝过之后才放到皇上面前,皇上尝了一颗,笑了:“是昨天那个味,只是朕怎么知道这串葡萄是你刚摘的,还是提前备下的?”

明月笙道:“皇上觉得这串葡萄值多少钱?”

皇上略一思索,特地说了个有零有整的数:“一两三钱。”

明月笙一指华清池旁的一棵桂花树,一个小太监立即有眼力见地上前,在树旁挖出一个布袋来。布袋子里的东西往外一抖,刚好是一两三钱。明月笙再一挥手,小太监手里的碎银子不见了,明月笙冲上面作了一揖:“如今这钱已到了农户家的葡萄架下,陛下若不信,让人前去一看便知。”

我轻轻皱了皱眉,那对老夫妻既然是避世之人,应该不喜欢被人打搅吧?刚要苦恼,就听见皇上道:“不用看了,朕信你的神通了。”

小莺儿问我:“方士和道士有什么区别?”

我想了想道:“方士和道士其实起源相同,只是后来分化成了不同的分支,道士有道教作为依傍,逐渐发展壮大,因为能卜天时气运,有些还跟朝廷挂钩,但相对之下约束也多了。而方士大都是个人独自修行,传说他们能通鬼神,能炼丹制药,寻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