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冬景似春华(第2/2页)

阿恒顿时漏了怯,“你还真有啊?”

我冲人一笑:“管够。”

阿恒这身子果然是铁打铜铸的,再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下了地,跟没事人一样。

冬至那天下了雪,大雪封了路,二狗子没能去柳老家里读书,但还是在家里把经义又抄了一遍。

我们剩下的人收拾了半间堂屋,大张旗鼓地动手包饺子。

我和大狗子负责调馅,大狗子去院子里拔了一棵小白菜,我剁上了半条腿的鹿肉,小茴香、桂皮、八角磨成粉往上一撒,还没等下锅呢就已经香气四溢了,大狗子在一旁不停地咽口水。

阿恒和小莺儿负责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再加面,最后凑成了硕大的一块面团。两个人脸上头上都是面粉,却还是一脸自豪,看上去颇有成就感。

到了包饺子的时候就都露了怯,这三个人既不会擀皮也不会包,捏了几个四不像之后就被我赶下了桌,无奈之下只能把二狗子唤过来帮忙,这才赶在天黑的时候吃上了饭。

开水煮沸,饺子下锅,昏黄烛灯之下热气腾腾,几个小崽子眼巴巴守在灶台前,饺子皮还没沾上水呢就问我熟了没。

“饺子要浮上水面才算熟了,”为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我便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你们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

小莺儿眼巴巴看着锅里的饺子,“因为……饺子像耳朵?”

“有这么一重成分在,”我笑笑,拿笊篱把饺子打散了,防止饺子坨底,“相传当年名医张仲景在冬至日时途径一处,见当地的父老乡亲因为天寒地冻冻伤了耳朵,所以支上灶台,以羊肉、辣椒等辛辣之物做馅,捏成耳朵的形状,人们吃了之后果然耳朵上的冻伤就好了。所以从那之后就流传下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寄予来年不受冻不挨饿的憧憬。”

三个孩子盯着锅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熟了,熟了!”大狗子指着锅台兴奋道,“快看玉哥儿,饺子浮上来了!”

“……你们听见我刚刚说什么了吗?”

“饺子,饺子!”再一抬头,三个孩子已经把碗伸过来了。

我无奈笑笑,用笊篱把白滚滚的饺子捞上来,“开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