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3页)

愁得他连宫侍都没屏退,就在这时,忽然响起另一道声音:“陛下。”

他循声望去,是个面容普通的宫女,一双眼睛倒是生得漂亮,看着看着他忽然发觉不对,她看自己的眼里,没有一丝敬意与惧怕。

宫女看了看左右两侧低头的宫人,再度重复一遍:“陛下,奴婢有办法。”

鬼使神差地,太子忽然产生一种明悟,屏退了除宫女之外的所有侍从,如今殿内只剩他们两人:“你说,你有什么办法?”

“里应外合。”

她说着忽然掏出一枚白玉,底下珠链甩动,光线下散发出莹莹光泽,看见它的刹那,太子殿下蹭地起身:“这是我父王的子母玉佩!你从何得来的?”

他身上就有一块小的,从不离身。

宫女只说了两个字:“明朝。”

太子一屁股坐下,如今想猜不出对方身份都难,很况还有信物,但他很快便振奋起来:“大王,阿不,女帝要我坐什么,我一定全力配合!”

“只求——”

谍部七号,也是宫女点头,眼里露出凝霜般的凛冽,说道:“主子许诺过,所有归降之人皆会一世富贵。”

“好!”

太子咬牙,这一票他干了!

和吃人不吐骨头,拿自己当炮灰且作风强势的燕国相比,他私心里其实更倾向于明朝。

不久后,太子殿下纳侧妃赵清屏,也就是之前的宫女,仪式格外简单,当时积极谋划的大臣看在眼里,毫不在意。

利益面前,太子算什么?国家算什么?

殊不知,未来老死的昏暗牢狱里,不知道多少次后悔今天的选择,他们谁也没放在眼里的太子殿下,也是李妩计划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齐国太子暗中归降且答应里应外合的小字在当天传入李妩桌案,有赖于李妩之前配备的工具,在如今仍旧使用飞鸽传书、驿站信使的时候,已经是开挂般的存在。

看见消息后,她勾唇一笑,落款上,朱笔批下一个“可”字。

殿外,无数人恭候着,李妩看着奢华的仪仗摇了摇头:“一切从简。”

她只去迎接凯旋而归的大军,不是去走花路!真正的主角是为国出征的将士们!

时间转瞬即逝。

清晨,昔日热闹的街道此时一片寂静,无数人头攒动,随着朱红宫门打开,轻装从简的官员、侍卫,中间才是龙袍加身的李妩。

“李仙长!李仙长出来了!”

“是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无数人的目光汇聚一身,李妩虚虚压下手掌,她的声音清脆却极具穿透力:“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所为何事,这次的主角也不是我,是哪些为我们出生入死的将士们!”

“今日,我同大家一起,迎接我们的英雄!”

最后一声,各外高亢。

人群受到鼓舞,纷纷欢呼起来:“英雄!英雄!”

“迎接我们的英雄!”

就是三岁的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也在稚声稚气地喊英雄,无数人的视线汇聚,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在他们心里,就是一个个大英雄!

人群里,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老婆婆捂着脸,泪水不停滴在,纵使嗓音沙哑也在随着大家一起呐喊:“英雄!我的儿,我的英雄!”

以她为中心,不少人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熙熙攘攘的声音拼凑出真相:“宋婆婆三个儿子都在军队里,这次随着齐将军出征,其中就有她两个儿子。”

“呀,宋婆婆这可真舍得。”

“可不是吗,谁能舍得啊,你看那些参军入伍的人,活着回来的有几个?”

“宋婆婆高义,像我们这种普通人怎么做得到啊!”

宋婆婆攥紧手杖,一步一步随着队伍行进,她目光坚毅,哪些人的议论一字一句传进耳朵里,一层水雾蒙上她苍老的眼睛。

送走一个儿子她都心痛如绞,更何况是所有孩子。

可是,一个做母亲的怎么拗得过自己的孩子。

所有人都说她高义,她开明,殊不知,孩子离家这些天,她几乎日日以泪洗面,那是她的孩子,她怀胎十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老天爷啊,一定要保佑孩子们都好好的。

宋婆婆几乎被裹挟着往目标前进,此行目的地在城外十里长亭,当初,李妩就是在这里送别军队,如今,亦是在这里,迎接大军凯旋!

浩浩荡荡的人群惊得鸟雀乱飞。

就在这时,忽然爆出一声呼喊:“来了!来了!我看见了!”

地平线上,逐渐出现一面红色旗帜,绣赘着金色星星,中间一个偌大的明字,何其辉煌!何其瞩目!

“快看,他们来了!”

作者有话说:

我感冒好啦!眼睛也好了!

就吃了一次药,花了十一块QAQ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张大超(*'▽'*)10瓶;小羊宝宝5瓶;魔月蓝洁2瓶;鹤曦、南白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