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第3/3页)

隔着一个“面”,车祖生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给他情报。

古籍开荒的最终目的是取走《干将莫邪》,而要“取走”,就得收集到组成这个神话故事的文字要素,而其中最难收集的,无疑是人物。

《干将莫邪》全文字数不多,但收集难度不低,尤其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个顶个的难缠。当然,如果能顺利收集到重要角色,等于一口气收集了全篇大半的文字。

所谓收集角色,就是要收集组成角色的文字要素。

车祖生拿干将举例,朝闻夕死为了收集这个角色,要去翻山越岭——收集“矿石”;摸索熔炼术——收集干将的“技能”;探索南山后——寻找关键的“松山石”……

干将是其中笔墨最少的角色,但构成的文字要素依旧很多。

文字要素不等同于文字数量,篇幅少不代表好搞定,比如楚王,想要收集这个角色,其中一个关键的文字要素是——□□于民。为了收集这四个字,朝闻夕死的开荒小队,简直要踏破楚国山河万川。

好处是收集文字要素的过程中,也收获匪浅,不仅有古籍碎片,更有大量的抽象标签和效果不错的具象标签,而这在绿洲,无疑都是丰厚的物资。

原来开荒这么复杂,秦步月忍不住想到,倘若是开荒那种动辄百万字的大部头,岂不是……

还好,能被称为古籍的,字数都很有限。

尤其是轴心时代的古籍,因为记录工具普遍是竹简,所以字数都很少。

不过秦步月觉得,开荒古籍和字数可能没太大关系,字数多不意味着内容多,就像那位至圣先师的“微言大义”,一句话足够人们用一生去探索。

听完了《干将莫邪》的开荒过程,秦步月没发现“铁神”的踪迹,看车祖生的讲述,开荒小队在探索矿山时也没有遭遇什么特别的困难,轻轻松松一笔带过。

车祖生讲到了三王冢。

三王冢是故事的终点,是最后的落幕,但车祖生提起这段的语气可谓不堪回首:“故事都结束了,楚王也被杀了,谁知这三王冢生了无数怨灵,盘踞着整个墓地,还用人肉煮了一锅……不叫一锅,而是一道地下河。”

听到楚王这句话,秦步月心猛地一提。

无数怨灵的三王冢……

煮沸的人肉汤……

地下河……

村庄!

是少年赤所在的那个小村子。

她所在的另一面是颠倒的!

村子才是三王冢的话,那她身处的三王冢又是哪里?

倘若她真的丢下了小队四人,跑去第三墓室,能找到出口吗?

难怪无一人幸存。

不是大家都背弃了队友,不是四个人的恃强凌弱,而是……哪怕放她走,也没有出口。

因为,眼前的三王冢,压根不是三王冢。

真正的三王冢,是那条被“柔河”环绕的小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