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第2/4页)

但湘王是谁,却没有听说过。

于是等云老夫人等人上了许淙带来的那辆马车,他跟大师兄云麒骑着马护送她们回云府的路上,他没忍住问道:“师兄,湘王是谁啊?”

云麒刚刚被太子和湘王在马车上的事情一冲,对许淙这个师弟突然升起的不喜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是回答。

“那是太子亲弟,陛下与皇后娘娘的幼子。”

知道许淙在京城待的时间不长,他耐心解释,“陛下还是太子时,与皇后娘娘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大公主,一个就是夭折后追封的先太子。”

“至于湘王,和太子一样是陛下登基之后才出生的。他从小备受帝后宠爱,今年才十一岁。湘王殿下虽然已经封王,但如今还是居住在宫中,并未搬到王府,早几年朝中还有御史弹劾过此事,不过都被陛下留中不发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许淙表示自己明白了。

不过这样一说,他就想起之前发现赵胜是书中主角的时候,疑惑的另一件事,那就是赵胜这个庶子在陛下讨厌庶出的情况下,后来到底是怎么登上高位的呢?

答案应该是改朝换代。

如今朝野内外并无明显动荡,所以换个朝廷的事不符合,那就只有换个皇帝了。也不知道很多年以后,是现在的太子坐上了那个位置,还是别的什么人啊。

许淙想了想,没在少得可怜的原书记忆里找到答案,于是就抛开一边,不再想了。

回到云府之后,许淙等人自去休息,而云夫人安置完婆婆和两个女儿,想了想,却有些担忧地跟云光霁商量了起来。

“老爷,我今日跟母亲还有蕙姐儿、莹姐儿去给祖母的长明灯添灯油,结果回来的时候马车坏了。麒儿想起淙哥儿今日也在大相国寺,便去找他借马车一用。但我们在等马车的时候,皇后娘娘却正好路过。”

“她见我们云府的马车停在路边,便让人询问发生了何事。”

云夫人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懊恼地说道:“我未曾想到太子殿下今日,竟然亲自来接皇后娘娘,所以让蕙姐儿跟他打了一个照面。”

“娘娘当时还夸了蕙姐儿几句。”

“老爷,我进京后的这段时间,已经听了好几家人论起陛下和娘娘有意为太子选妃之事,今日这一见,会不会对蕙姐儿有什么妨碍啊?”

云光霁也愣了一下。

不过他仔细想了想,却是摇头,“不碍事,太子今年已经十七,选妃是应有之义。而我们的蕙姐儿不过才十四岁,都尚未及笄呢,若是真的选了蕙姐儿为太子妃,那太子的嫡长子何时才能出世?”

“要知道二皇子,也就是裕王世子今年都已经十二岁了,听说颇得陛下喜爱。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太子不急,他身边的人也会急的。”

“你啊,应该多心了。”

闻言云夫人松了口气,苦笑道:“也对,我这也是一时想岔了。自从我们入京以来,我带着蕙姐儿、莹姐儿也出过几次门,期间就有夫人这么夸她们,还问起她们的亲事,所以一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岔了。”

云光霁嗯了一声,想了想道:“太子妃应该不会,毕竟蕙姐儿与太子年岁相差太大,但太子侧妃却不得不防。陛下当年还在东宫的时候,就是先娶正妃,两三年后再纳侧妃,等过个两三年,正是女儿们十五六岁的时候。”

“这样吧,过完年后我就要去国子监了,那里年轻人多,我到时候就留意一下,看能不能给蕙姐儿选个好的夫婿。”

“还有我们亲近的人家,也可以留意起来了。”

“那莹姐儿?”

“莹姐儿,”云光霁犹豫了一下道:“等淙哥儿考完,我便给许家去一封信吧,我看许明成也有这个意思,一直没提恐怕也是想等淙哥儿考完会试。”

“淙哥儿这孩子你也是看着他长大的,性子单纯没什么花花肠子,许家人口也简单。虽说他不是嫡出,但跟嫡出的也没什么差别。”

说完他又感叹了一声,“如今许明成在青州做得不错,下一任恐怕就是正四品了,我们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吧。”

云夫人想了想,缓缓点头。

……

许淙在京城过了一个年。

这还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没有在家里过年,虽然有些难过吧,但更多的却是兴奋,拿到祥云书坊的分成之后,他就买了好多东西,比如暖融融的毛皮,很好看的布料等等,一些找人送回家,一些送给了云家人。

与此同时,他也收到了很多来信。

许明成的信一如既然的意简言赅,好像家里的笔墨纸砚都用完了一样,除了报平安外其他有用的信息寥寥无几,许淙在回信里熟练地抱怨了他的这种行为。

而周耀的来信,则是说了许淙关注的赵家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