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山冷不生云(一)(第2/3页)

曲不询基本放弃这个二愣子了,轻飘飘地笑了一声,不说话。

沈如晚叹了口气,从曲不询手里抽出那份半月摘,重新展开,又细细地看了一遍提及曲不询的部分。

“不知蓬山上下对你的事会有什么反应。”她喃喃,“隐去不循剑的部分,只说你是蛰伏多年,倒也恰到好处,不会叫人怀疑你的机缘。至于容貌,就说你当初受了重伤,容貌也毁了,后来重新弄了张脸,足够哄人了。”

曲不询却似乎有些意外地望了她一眼。

沈如晚回看他。

“我还没说什么,你已经想好要让我认回长孙寒这个名字了?”他挑眉。

沈如晚用一副何须问这种多余问题的神态定定地看他,“你若是不想给长孙寒这个名字洗清冤屈,当初又何必来找我?”

曲不询这个身份本可以和“长孙寒”一刀两断,过上崭新的生活,可他非要重新一头撞入七夜白的事中,除了想要维护公义,不就是不甘心吗?

他早晚要拿回“长孙寒”这个名字的。

曲不询默然了片刻。

“可我若是做回长孙寒,也许就再难做曲不询了。”他意味莫名地说。

沈如晚蓦然和他对视。

陈献在边上听得莫名其妙,越听越不对劲,“等等等等——什么意思?师父,什么做回长孙寒?你不会真的是长孙寒吧?可我怎么记得当初在碎琼里的时候沈前辈说她亲手杀了长孙寒?这和半月摘上说的也不一样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糊涂了?”

楚瑶光轻声叹了口气,她什么也不说,熟练地拉住了陈献的手。

陈献闭上了嘴。

沈如晚从头到尾也没分出余光去看旁人。

“什么意思?”她直直地盯着曲不询。

曲不询对上她直白锋锐的目光,不知怎么的叹了口气,“我要是长孙寒,如今回了蓬山,自然会有人愿意为我发声,只是这份情谊之后,我自然也得做回‘长孙师兄’。”

当初长孙寒去了如意阁柳家,远离蓬山之外,骤然被发下缉凶令,拥戴他的蓬山弟子自然鞭长莫及,可如今回了蓬山,又有七夜白的事为引子、有半月摘的文章做担保,甚至还有沈如晚这个曾经追杀现在却和他站在一起的知名强者,事情便又不一样了。

十年,说来很漫长,可也很短暂,从前那些同门自然有许多是人走茶凉,可也自然也会有留下来的,十年对于修仙者来说,正好是年轻人变成宗门中流砥柱的时间。

昔日同门敬的是克己自持、公正无私的蓬山首徒长孙寒,维护的也是那个事事为公的长孙师兄,他拿回这个身份、得到昔日同门的支持,难道不需要回报这份信任和支持的吗?到时还能云游四方、万事不管吗?

长孙师兄是蓬山的长孙师兄,可曲不询只属于沈如晚。

沈如晚心绪复杂地望着他。

“你可真是想得够美的。”她语气莫名,“没谱的事,你已经想到那么远了——倘若人走茶凉,谁也不打算管你这个过气了的蓬山首徒,到时我看你怎么自作多情。”

曲不询低声笑了,“说得也是。”

陈献在旁边好似听明白了,又好似没听明白,弱弱地举起手来,“那个,我刚才去买半月摘的时候,好像听他们说,蓬山这两天有许多弟子闹事,还有一些长老和管事支持,逼问掌教,要宗门和掌教给个说法,对长孙寒和七夜白的事给个交代。”

沈如晚和曲不询神色莫名地转过头来,一齐望向他。

陈献被两人同时盯着,莫名有些慌慌的,“真的——师父,你不会真的是长孙寒吧?”

曲不询给他个莫名的眼神,让他自行体会。

“这未尝不是好事。”沈如晚垂眸说,“倘若能找到这些愿意帮你的同门,一起出面拿下宁听澜,事情便好办了。”

曲不询沉吟了许久。

“十年了。”他莫名地叹了一声,“也不知如今愿意为‘长孙寒’这个名字出头的,究竟都是谁。”

也许这些人也并不是为了“长孙寒”,只是利益使然,正好拿来做筏子,剑指宁听澜罢了。

宁听澜做蓬山掌教太久了,这个位置其实也是很有诱惑力的。

沈如晚抬眸看了他一眼,“不管是为了什么,至少他们还记得这个名字。”

哪怕是被人当筏子,至少十年后还有人会为这个名字讨一个清白。

曲不询笑了,“不错,你说的是。”

他莫名地说,“雪泥鸿爪,从蓬山到归墟,如今也轮到我来一一重拾了。”

只有沈如晚知道他在说什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他这半生匆匆忙忙,大起大落,爱恨难辨,不尽奔波,回头重拾,已是韶光飞度、浮生若梦。

“长孙师兄,”她忽而轻轻唤他,“欢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