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卷莲动船(七)(第3/4页)

沈如晚站在走廊里等章清昱走过来。

昨晚听了一夜春雨,难得睡得很香甜,幻梦一宿,醒来都忘光,只隐约记得她梦见了从前刚当上蓬山第九阁的亲传弟子,族姐沈晴谙半夜来敲她窗户,带她爬上第七阁最高的百味塔,尝了一盅采月光而酿成的桂魄饮。

成功晋升亲传弟子的兴奋得意,志高意远的年少轻狂,志趣相投的欢悦满足,都融在那一盅桂魄饮里。

那时,沈晴谙是她最信任的族亲,也是她最好的朋友。

沈如晚想到这里,终究又忍不住轻轻蹙眉,不愿再想下去。

让记忆停留在最美好的片段,不好吗?

“我不用雨具。”等到章清昱终于走到她面前,沈如晚接过前者手里的提盒,一边打开,一边已先拒绝,“撑伞倒也罢了,其他的都太麻烦,我还不如自己用灵气把雨水隔开。”

“我猜也是。”章清昱也不意外,看见沈如晚掀开提盒盖子,笑了起来,“里面就是蓑衣、斗笠和木屐,没什么稀奇的。”

沈如晚从前在蓬山时,从不用雨具,她从小就没这个习惯,修仙者不需要蓑笠这样的雨具,哪怕是刚刚引气入体的修士也能把雨水隔绝,更不要说修仙者常居之处往往都会设有大范围的避霖阵,连襁褓里的婴孩也不会淋到雨。

自然,雨具对修士来说便成了鸡肋,只有一些追求风雅的修士会在雨天支一把油纸伞,故而当沈如晚离开蓬山后,这些没怎么了解过的“鸡肋”,便忽然处处新奇,哪怕现在与凡人接触久了,雨具已不新奇,她也总想多看看,是不是还有没见过的奇妙形制的雨具。

章清昱带来的雨具,诚如她自己所说,都平平无奇,放在十年前能让沈如晚新奇地试一试,现在却已经玩腻了。

“其他的就不要了,伞给我吧。”沈如晚把提盒重新盖好,还给章清昱,两人一前一后,朝湖畔渡口走去。

要探查那条怪鱼,自然要去湖上。

“邬仙湖的鲢鱼滋味很不错,就是烧起来有些麻烦。”沈如晚一边走,一边琢磨,神色倒还淡淡的,“有鱼无菜,也缺了点意思。”

说到这里,正经过厨房,她便脚下一顿,客气地问掌勺大婶要了一篮子配菜。

章清昱看得瞠目,又忍不住发笑,“沈姐姐,你这是真没把那条怪鱼当一回事。配菜拿了一大堆,是去游湖呢,还是去除妖啊?”

沈如晚眉毛也没抬一下。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她神色寡淡,一点也看不出是在说享乐歪理的模样,若旁人远远见了,说不定还要以为她是在说些刻在经文里的箴言,“连吃也不上心,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

章清昱抿着唇笑。

她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沈如晚能不能解决那条怪鱼,若沈如晚认真起来,根本无需乘船,心念一动,立时便能飞到邬仙湖上,剑光之下,什么妖魔鬼怪除不掉?

不过是沈如晚如今意定神闲,懒得费那么大功夫,遂当玩一样慢悠悠来罢了。

两人走走停停,没多久便到了渡口,今日所有船只都收帆,昨天便说好,在怪鱼的事有眉目之前,能不出船就不出。

“也幸好最近惯例是不捕鱼的,老话说来叫,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章清昱说,“这要是换个时间,大家未必愿意,毕竟怪鱼不是天天会遇到,但饭总是要天天吃的。”

倘若沈如晚还初出茅庐,是个只会修仙、对人间世半点不了解的愣头青,也许会故作深沉地感慨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她已见惯了凡间事,知道对于没法修仙的人来说,单单只是在这红尘里挣扎着活下去,便已是不易。

“说的不错,”沈如晚提着篮子,伸手从章清昱手里接过伞,踏上船头,最后回身望后者一眼,轻声说,“人当然都要吃饭。”

倾身入船篷,她果然看见曲不询也坐在里面。

昨天姚凛对章员外说岛上有两位修士,章员外果然都请过来了。

曲不询独自一人,悠悠坐在一边,身边摆了两坛酒,却也没喝,只是稳稳放着。

她一进来,他抬起头,目光在她眉眼拂过,最后落定在她手里的篮子上,挑眉,显然是听见方才她对章清昱说的话。

曲不询往后一靠,懒洋洋地看着她,哂笑,“这不是巧了?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你有菜,我有酒,看来今日咱们这一程,倒真是谁也不辜负。”

作者有话说:

没什么必要的题外话:

休渔期一般在5-8月,农历上是四月、五月、六月左右。

古代也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记载,夏三月对应四五六月,和现代休渔期大体也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