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3/3页)

连丘濬自己都是这么哔哔的。

何况丘濬还特别喜欢司马光。

这对联简直是杀人诛心!

这就像吧,你真心实意粉了个偶像,天天为了偶像冲锋陷阵、辱骂对家。结果有人指着你鼻子说,哟,你和对面那位可太像了,长得像,性格也像。

这能忍吗?这搁谁都不能忍啊,怎么能这么侮辱人!

丘濬臭着一张脸叫人去把对联揭下来,在心里琢磨了一圈这事到底是谁干的。

这一琢磨,就发现自己杠过的人实在太多了,一时半会还真没法把人揪出来。

真是岂有此理!

文哥儿还是从李东阳他们那儿听说这事儿的。

就像“刘棉花”这个绰号广为流传一样,这种带着几分戏谑的内阁大佬传言很容易就被散布出去。

文哥儿听完后睁圆了眼。

这背后之人真够过分的!

骂人就骂人,怎么还搞人身攻击呢!

人老丘长成什么样,妨碍他当官做事了吗!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怎么可以做这么过分的事!

还是文哥儿:弹棉花~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

*

更新!

我想明白了,我是一个没有全勤缘分的人,咱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慢慢写!混个温饱!早睡早起!多看点书!好好生活!(?)

*

注:

①刘吉骂老丘:出自《治世余闻》,同时代官员陈洪谟写的官场八卦

【琼台丘公濬学博貌古,然心术不可知……尝与同寅刘阁老吉不协,刘作一对书之门曰:“貌如卢杞心尤险,学比荆公性更偏。”时论颇以为然。】

-

②老丘骂老王:出自《大学衍义补》

【若宋神宗舍韩琦、富弼,听用王安石变祖宗旧法,以驯致靖康之祸,兹其明验欤。】

骂人者人恒骂之(幸灾乐祸.jpg

杨慎、冯梦龙这些都常年辱骂老王,可见骂老王是当时的政治正确!(x

-

③刘吉致仕过程:参考明史

【帝初倾心听信,后眷颇衰。而吉终无去志。五年,帝欲封后弟伯爵,命吉撰诰券。吉言必尽封二太后家子弟方可。帝不悦,遣中官至其家,讽令致仕,始上章引退。】

阴阳怪气的话是我瞎编的,【讽令致仕】应该大概是这个意思(?)

-

④老丘关于图书的提议:参考《明孝宗实录》

发生于弘治五年五月(文里现在是四月多)。

奏折太长就不放了(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