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全面小康(第2/3页)

始皇帝绕过白墙,近前,“先生好雅兴,竟在此赏景。”

神女侧头望他,“陛下亦是好雅兴。”

始皇帝摇头,笑道:“不过是忙里偷闲罢了。”

神女瞧了他两眼,似乎发现了什么,“陛下身上的人皇气运愈发浓烈了。”

始皇帝“哦?”了一声,饶有兴致,“这是为何?”

“人皇气运与治下子民有关,与家国是否富强亦有关。”

神女点到即止,始皇帝便已明了,“因吾此前打下骆越,取得利民的稻谷,还有县报一事,使黔首归心,气运便上涨了。”

神女微微颔首,“不错。”

始皇帝有些好奇,“先生,不知这人皇气运有何用处?”

神女云淡风轻地说:“除了使魑魅魍魉不敢靠近外,倒也无甚大用——唔,还有一个无用之用,人皇气运会不停滋养着人皇魂魄,气运浓郁到一定程度后,令人皇死后灵魂成神罢了。”

始皇帝呼吸陡然一顿,“灵魂成神,怎会是无用之用?”

那可是成神!

神女移开视线,转去眺望深蓝色犹如大海的天际,一枚枫叶飘下,被其拈在手中。“因为太难了。昔日三皇五帝亦想借此舍弃肉身,魂灵成神,可惜,无一能成功。”

雪貂抬头,看着青霓的侧脸,心说:哪怕秦始皇之前不想贪多嚼不烂,对新的成神之法兴致不大,听到这话,也必须问一问了。

果然,陛下的傲气令他径直说出口:“他们不成,那是他们不成,不曾试过,先生怎可断定政做不到?”

神女回首,瞥了他一眼,“汝如今气运,尚不及三皇五帝十之一二。那些人皇皆是惊才绝艳之辈,然而他们最巅峰时的气运,远远达不到灵魂成神所需气运,二者之间为天壤之别。”

惊才绝艳本来是形容人的才华和文辞的,青霓就仗着这时候还没有这个成语,直接篡改了原本意思,当作形容“人的天资和成就如何惊艳”来用。

始皇帝坚持:“劳烦先生一说了。”

“也罢。”

神女道:“若将成神气运所需之数量转为凡间文字描述……唔,陛下可听说过‘小康’?”

始皇帝沉吟片刻,道:“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翻译一下,就是:用礼表明道义,用礼考察诚信,用礼辨明过错,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作小康。

神女颔首,“此为人间小康。然而,在天上,吾等视之的小康,应当是尔等口中大同之世。而欲要达到成神的气运,便要人皇所治部落,或是国家,达到‘大同’。”

始皇帝瞳孔一缩,“大同……”

何为大同?便是老人可安度晚年,壮年皆有工作,幼童能够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与身负残疾的人,都能得到照顾,路不拾遗,门不闭户,再没有勾心斗角,盗窃害人之事。

这是理想的社会,只存在于儒者的期盼之中。

神女接着道:“若是再详细一些,便是治下之民无需从早到晚地艰苦劳作,也能保证自己不会被饿死。”

始皇帝这才明白,为什么三皇五帝都无法做到了。

无需从早到晚劳作也不会被饿死,放在贵族身上没问题,放在民众身上,那怎么可能做得到!不起早贪黑地种地,不去辛苦干活挣那点工钱,绝对会饿死!

因为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这一成神之法,才是没有用处的用处。

始皇帝蹙了蹙眉,“于人间王朝,的确是登天之难。”

青霓心说,这都哪到哪儿啊,我都把现代的小康标准压缩再压缩了,只是全民不饿死而已,现代那可是还有人均收入标准,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各城县村铺路面积标准,大学入学率标准等等。

“确是极为困难,陛下还是放弃此法为好。”

神女声音淡然,始皇帝压根就没想过神女也会使心机用激将法。足足有四五十息,陛下不见动静,神女亦不说话了,此地唯有风吹动枫叶时,簌簌作响的声音。

良久,始皇帝沉声:“若不试一试,朕终究不甘。”

第一次,他在神女面前自称“朕”——以一个皇帝,以华夏第一位皇帝的身份,“自继位以来,朕从未不战而逃过,又如何能因方法之难,就心生退意?”

“何况,令大秦国富民强本就是朕之心愿,不论有无成神之法,朕都会去做。”

“朕,绝不退缩!”

神女目露赞许之意。

陛下又问:“除此之外,可还有别的条件?”

“有。”神女道,“人皇气运与人息息相关,人愈多,气运愈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