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终达目标(第2/4页)

乔茗茗心里算了算:“最多能待两个月,八月底就要回首都去。”

“十月有空来么?”十月他们要去参加广交会,到时候周主任也会跟去。

乔茗茗点点头:“我肯定是要来的,到时候请假都得来。”她已经提前和老师打听过了,如果是这种大事儿,请几天的假也能通融。

周主任这才放心。

说实在话,小乔没在他都有点慌。

村里人又道:“哎!那些油也要开始榨了,我瞧县里榨油厂热火朝天的。县里给厂里拨款买了机器,那机器厉害了,不要人再哐哐哐去敲嘞,自己就能榨出黄灿灿的油来。”

“榨油厂不仅榨山柚油,其他油也有榨,董老三这副厂长当得可忙了,东边跑西边奔,有时候忙得饭都来不及吃。”

乔茗茗好奇:“如今咱们村有几个人去榨油厂当工人?”她走的时候只有十位来着,现在估计不止了吧。

“18。”周主任这么说,“厂里发展太快了,那机器开起来后啥都不要管。但是在送去机器前,油料还得处理处理,这费人呢。加上采购的,包装的,运输的,反正一个厂里从原先的五十人到一百人,就没用几个月的时间。”

乔茗茗“哇偶”一声,惊讶极了:“那挺好,榨油厂咱村也有分成。”

还是百分之二十呢!听着虽少,但着实不少了。土地是政府给的,厂里机器是政府帮忙买的,初期资金是政府拨来的。

厂里往后服务的可不止是他们这一村一公社,隔壁公社隔壁县城甚至隔壁市的生意都有在做,就像现在,厂里就在榨着隔壁县城和隔壁市的花生油,据说有好几吨的油料,够忙许久的了。

宁渝拎了袋葵花瓜子出来,说:“往后很大可能这榨油厂还是咱们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每年分成就能有不少钱。”

他挺看好这榨油厂的。这榨油厂还阴差阳错地帮忙成了一单生意,去年隔壁市的人来看厂子,顺带看了眼油茶树,结果买了上阳村的桃子和隔壁山羊岭的橙子,销个精光。

得知今年上阳村的橙子也会成熟,约好了到时候还会来瞧瞧。

上阳村的桃子也有了销路,宁渝找院里的老师做过仔细研究,今年来的时候还拐了个同事来,如今对桃子的改良已经有了头绪,只差实验了。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欣欣向荣地朝前朝上昂扬发展。

回来的第一天,搞清楚状况休整。

回来的第二天,去山上看油茶林。

回来的第三天,刚好收药材的人来了,乔茗茗正在吃午饭呢,又兴冲冲地跑去看收村里卖药材。

药材近千亩呢,又是一大笔钱。

乔茗茗看得都眼红,志斌叔收得也手软,无论收多少回他都手软。

去年年底的钱已经分完了,乔茗茗一家人当时在首都,钱是乔小弟帮忙收着。

即使去年修路花费不少,但她一家合起来依旧收到八百八十元,外加好几张全国票。

要晓得她去年农忙时可就没干活了,加上宁渝一整年都没挣工分,还能有这么些钱真真超乎乔茗茗的想象。

可见去年村里绝对有人家分到上千元,千元户终于在村里明面上诞生了。

回来的第四天,乔茗茗就去县城榨油厂。

榨油厂确实干得热火朝天,厂长是位退伍军人,据说天天睡在厂里,很是尽职尽责。

他打听过当地山柚油发家历史,所以对乔茗茗很是佩服,甚至问:“要不要在厂里挂个名儿?”

意思就是:不干活,只领钱。

乔茗茗眼睛都放光了,还有这种好事儿!

当然,她十动然拒……

不是她太矜持,也不是她太有原则,而是她目前户口在学校里。而榨油厂也算公家,公家对公家,这里一挂,学校指不定啥时候就晓得……呃,这时候学校对学生要求挺严格的,恨不得当你爹妈,算了算了,别平白惹出些啥事儿来。

乔茗茗颇为败兴,深觉得自己有时候就是和钱财无缘。宁渝能拿到几年的补发工资,她拿不到。如今挂名呢,还是不行。

第六天,连轴转好几日的乔茗茗又在家里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儿待着了。

宁渝正巧在家,给她做了她想念许久的炸鸡吃。

买了两只鸡,拔毛去内脏,腌制后直接裹上面粉炸,再撒辣椒粉和孜然粉,滋味真的绝了,乔茗茗吃得特别欢。

她吐槽:“学校食堂饭菜一点都不好吃,还没公社食堂吃得好呢。肉少,青椒炒肉,鸡内脏和鸭内脏炒小青菜,这种菜就算是大菜了。”

乔茗茗差点把脸色吃绿,她嘴巴特别挑的,经过宁渝的几年照顾,外加自己做饭也绝对不会亏了自己嘴,所以更是挑得不行。

然而学校的饭菜再难吃也得吃,等第一周过完回家后,乔茗茗哭爹喊娘的,拉着老爹老娘的胳膊,挤出两滴眼泪来嚎哭:“难吃啊,你们有空每周给我送两次饭改善改善伙食吧,要不然我真的学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