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新的主意(第3/4页)

快到晚上六点了,所有菜都做完了,一道道端出来摆放在桌子上。

案桌上的收音机里播放着除夕夜的特别栏目,传出的声音平白增添好几分节日氛围。

吃饭前,宁渝拉着衡衡去放了串鞭炮。乔小弟抱着彰彰到门边,乔茗茗紧紧捂住小孩儿的耳朵。

不一会儿,鞭炮被柴火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门外响起。

“啊啊啊啊!”

彰彰喊个不停,激动得都要在乔小弟怀里蹦起来。

她眼睛亮晶晶的,眨也不眨地盯着鞭炮,手掌拍得啪啪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1974年的除夕。

过了今晚,明年就是1975年。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举起杯子,“干杯!”

大人的杯里装的是温酒,衡衡的杯里装的是热奶。

新年来了,新年新气象。

望着窗外月色,乔茗茗笑了笑,希望明年能有好消息。

正月的日子很清闲,一直清闲到了正月十五。

今年的正月十五不少人都特别期待,因为村里有钱了,所以就请县里的戏班子来村里唱戏。

这时候的戏还是样板戏,其中最为出名的戏目就是《智取威虎山》,不过这次村里唱的却是《红灯记》。

舞台搭在礼堂里,乔茗茗包括所有村民都看得津津有味。

这时候除了听戏看电影外,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娱乐。一时之间礼堂中人挤人,隔壁黄庄都有不少人跑来看。

正月十五听戏,正月十六看电影。

这次不仅有隔壁黄庄的人来看,附近几个村子包括公社都有人来。

电影连放三天,天天都不同。

一时之间,上阳村今年赚了大钱的事儿传得满公社都是。如果不是赚了很多钱,怎么舍得唱完戏后又连放三天的电影呢?

于是大家就打听,打听到最后,发现人家村子的钱主要来源于山柚油和卖砖头。

卖砖头?这事暂时就别想了,很多村的财政都不能支撑村里盖砖窑。

但是,山柚油……

脑子灵活的人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倒不是跟人家上阳村争着做山柚油。

你就是想争也争不过人,人家不仅把货铺满了县城公社,甚至都把货卖到首都去了!

如今去县城里提一嘴山柚油,大家肯定都会加个前缀上阳村山柚油。

慢人家一步,就是慢人家步步。

所以有人就换了一种想法,我不卖山柚油了,我能不能卖油茶籽啊?

你上阳村要做山柚油,总是需要油茶籽的对吧。听说上阳村村里的油茶籽也不够,今年都需要再种一次。

你们一个村种能种多少呢?还不如我们也帮着你种。

这法子一想出来就止不住了,因为村里如今是程芸芸的爹管事,于是不少村的队长就找上了程会计。

这么大的事儿程会计也不敢擅自决定啊,他自个琢磨了片刻,骑上自行车去公社里找周队长去。

哦,如今周队长不能再叫周队长了,而是得叫周主任。

真别说,周主任觉得这事儿可行。

周主任如今是整个公社的主任,目光自然要着眼整个公社,而不是只局限在村里。

他想了想道:“老程你让他们自己给个章程出来,然后你再去问问小乔和宁渝,看看每年咱们村最多能吃下多少,扣除了自己种的量,把剩余的量摆出来让他们自己分。”

程会计点点头,在正月二十这天和闺女儿程芸芸一起来到旧牛棚。

此时,乔茗茗和宁渝正在研究着要把两间屋子建在哪里。

宁渝想了想,走到屋后:“我觉得还是得建在这块地方。”

屋后实在大,在有了木棚厨房和厕所以及亭子后,再开辟个小菜园出来都不成问题。

乔茗茗摇了摇头:“不太好,虽说这山大概率不会塌方,但是我总想着万一塌了呢?”

宁渝:“塌也塌不到咱们房子这里。”

乔茗茗挠挠头:“哎呀我担心嘛!”

宁渝又说:“那就建在菜地旁边,就是院子恐怕会小了些。”

乔茗茗:“小了就小了,咱们院子本来就有点大,平常时候好大一块地方都长杂草。”

她大手一挥,直接在图纸上圈出两块地方来。这里盖一座屋子,中间再砌一堵墙隔着,开两扇门,到时候就是两间。

衡衡睡一间,彰彰长大后睡一间。

或许……都用不着彰彰睡进去,他们说不准到时候都回首都了。

就在乔茗茗畅想美好未来之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宁渝开门,惊讶道:“程叔。”

程会计笑笑:“找你们夫妻商量个事儿。”

宁渝忙让开:“您进来吧。”

乔茗茗:“程叔,芸芸,快进来吧,来亭子这里烤烤火。”

这时候的天气依旧冷着,河里的冰才见到融化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