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乔劝学(第2/3页)

乔茗茗正想着趁着炸豆泡的功夫要不要再做点豆腐酿时,宁渝又再次拉动鱼钩。

“不会吧,江团鱼!”

他忍不住惊呼一声。

“什么什么!”乔茗茗迫不及待挤过去,“江团鱼吗?怎么会是江团鱼?这里应该没有江团的啊,我记得江团是长在江河里的。”

宁渝瞬间嘚瑟:“可我就是钓到了。”

掂量着,还足足有四斤多重!

乔茗茗脸颊红扑扑,隔着手套“啪啪啪”的鼓掌!

眼睛亮闪闪地盯着他,崇拜道:“宁渝你好厉害,真的好厉害!”

宁渝心蓦地就软。

这姑娘总能不吝啬给他赞赏。

太阳即将下山。

天色渐暗,夫妻两人满载而归。

嗯,这样说也不太准确,其实是宁渝满载而归。

一个下午,宁渝运气大爆发似的竟然钓到了五条鱼,里头竟然还有一条江团,这一条江团就可以秒杀其它的鱼。

乔茗茗拎着的空桶也有了用处,至少宁渝桶里装不下去,还可以装到她的桶里去。

宁渝转头看她一眼,这姑娘后知后觉地又不爽起来了。

“我觉得河里的鱼跟我有仇。”她说。

宁渝憋笑:“咱们钓它是为了吃它,它当然跟你有仇。”

乔茗茗不解:“那为什么总上你的钩?”

宁渝笑死:“吾非鱼,不知也。”

乔茗茗:“……”

滚吧。

她气冲冲地回家了。

乔小弟一点都不意外他姐没钓到鱼,他姐那德行钓到了才是奇事儿。

但他特别意外,他姐夫能钓到这么多鱼,竟然没被他姐影响。

乔小弟凑过去,挑挑眉:“姐夫,有什么秘诀吗?”

宁渝微笑:“不要理,不要动,无视她,尽量保持镇静。”

乔小弟心说,难怪你能钓到。

乔茗茗把鱼放到水缸中,转头疑惑地瞧着两人:“你们说什么呢?莫名其妙。”

宁渝脸不红心不跳:“在分享钓鱼经验。”

乔小弟:“……”

分明是在分享怎么在姐姐你的眼皮子底下钓到鱼的经验。

乔茗茗嘀咕两声,擦擦手说:“这玩意儿不就是看运气吗,还有什么好分享的。我去拿酸菜,你们谁来杀条鱼。”

乔小弟举手:“我来我来。”

比起带彰彰那小屁孩,他更愿意在这大冷天里杀鱼。

乔茗茗走到窗户边上,这里有好几个黑陶小菜缸,里头放着各种腌菜。

有程芸芸给的,有隔壁杨大夫给的,也有不少自己做的,而酸菜就是自己做的。

做酸菜的原料是芥菜,芥菜在每年的冬春两季收获,而家里这坛子酸菜就是用春天收获的芥菜做的。

腌制了大半年,脆酸十足,特别适合用来做酸菜鱼。

酸菜拿出来,放入水中清洗,然后切成小段放一旁备用。

乔小弟把鱼杀完和清洗完了,紧接着宁渝接过刀,熟练地把鱼去骨,然后片成薄片。

乔茗茗起锅烧油,宁渝就腌制上浆。

乔茗茗炸豆腐泡,宁渝就准备其他的配菜。

夫妻两人忙碌着,待到暮色四合之时,一大盆的酸菜鱼便做好。

酸菜鱼用的是近三斤的草鱼,里头放了滑溜溜的红薯粉和吸满汤汁的豆腐泡。

除此之外,还有家里发的豆芽,杨大夫给的青菜,以及刚从木头上摘下来的香菇。

一家人大快朵颐,吃得无比满足。

时间一晃而过,除夕将至。

今年的除夕和去年大为不同,多了乔小弟和彰彰。

彰彰马上一岁了,闹腾得厉害,平常要是没有乔小弟帮忙看着,夫妻两人有很多事都做不了。

作为知青的乔小弟在这个季节里应该是最闲的,他不需要上工,也不需要做什么年货。

那他平常干些啥?

“大家都在学习,我实在学不下去,干脆躲到你们这里来。”

乔小弟这般道。

乔小弟不爱读书,还在学校里上学时就不爱读。要说成绩多差也不至于,他好歹也是上到高中的,还没有被留级过。

但也没多好,学校上的是家附近的学校,老师就住在纱厂家属院里,平均每个月都得找赵琼花女士吐槽一遍乔小弟的学习问题。

从小学到高中,每一个老师都是说他脑袋很灵活,但心思却不用在学习上。

乔茗茗很怀疑这是老师对每个性格跳脱的孩子的统一话术,但家里的老爹老妈却坚信不疑,深深认为乔小弟聪明得很,可惜太懒了。

于是乔小弟成了兄弟姐妹中挨打挨得最多的那个,几乎是从小打到大。

估摸着也就是这么勤勤挨打,他才能顺利地从高中毕业。

乔茗茗算是明白了,这孩子就得让人拿着鞭子逼着才行。

于是说:“你躲到我这来没用,也是要看书的。”

乔小弟不信,躺在竹摇椅上,拿着刚炸好的粿片咔嚓咔嚓吃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