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凤命

南安郡王府轰然倒塌的大风大浪之后, 紧接着就是渤海国使臣入京和太子选妃两件大事,还有大公主齐承柔被封长福公主出降,开府与驸马水瀚大婚,吸引了京畿乃至全国臣民的注意。

忠顺亲王与罪人萧少安等有所勾结, 意图谋反, 皇上念在手足之情,并太宗皇帝共六子三女, 今子六人只余皇上和忠顺亲王, 余者皆已不在人世, 只将其降为郡王, 挪至京郊皇觉寺思过, 其妻妾子女仍许住在忠顺郡王府内,一应衣食住行按例供给。

三日后就是长福公主的大婚,这是本朝第一位公主出降, 其生母吴贵妃还罢了, 因赐婚圣旨中陛下金口, 说长福公主是在皇后娘娘膝下养大, 便引得多少人这几日前去送礼讨好, 忠顺郡王被挪出京这件事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四月二十, 长福公主与驸马水瀚婚礼毕,林棠与林黛玉携王熙凤赴宴回来,林黛玉先入内更衣,林棠对王熙凤交待:“往后与长福公主府的往来只排在林家和谢家后面,这一年四时节礼怎么走,定好了先拿来给我看一遍。”

王熙凤忙应下了。

林棠想了一想, 又道:“最近我有空, 你们把开府至今与各家交际的存档都找出来, 我要细看。”

渤海国使臣六月抵京,自有礼部和鸿胪寺、光禄寺等部门准备,太子选秀也是户部和礼部的事,为此忙碌的自然还有皇后娘娘和内宫太监女官们,并各省各府各州县的地方官,也与林棠无关。

大周二十二省守军和三处大军皆无大事,不过平常事物,工部造燧发枪和清宁炮也已进入平稳阶段。渤海国使臣要来,自然要提防细作混入,但细作的事不归兵部管,城防由九门提督赵珂负责,林棠只需令五城兵马司加强京中戒严,余下无要事,确实能暂得一个月的空闲,将清宁侯府内部上下也略作整顿。

第二日一早,便是甄英莲在旁监理,王熙凤同葛女史常女史和几个幕宾整理了所有存档,待林棠下朝回府,便将开府至今将近三年来的所有账册礼单送入了林棠内书房。

开府两年半,林棠有一半时间都不在京里,即便在京也甚忙碌。但王熙凤等女官每旬、每月、每季度向林棠汇报工作,只要能抽出空来,林棠都尽量听,做到起码对有品阶女官的工作心中有数。

是以说是查两年半的账册,实际做起来并没想象中的麻烦。不过半个月的功夫,林棠便对开府两年半以来,清宁侯府与各家的走礼往来全然清晰了。

把大部分账册仍然归档,林棠留下一本在手里,问王熙凤:“这孙绍祖怎么这半年似乎发财了?”

三年前靠贾赦求官不成,贾家倒了,孙绍祖一时寻不着别的门路,兵部知道孙家和贾家的渊源,更要注意躲避嫌疑,不肯替他走动关系。是以直到现在,他还在兵部“候缺题升”,身上半个实职都没有。

自去年林棠上任兵部尚书起,孙绍祖就一直没停了给清宁侯府送礼,王熙凤虽厌他至极,也是问过林棠的意思后,才次次拒绝收他家的东西。

孙绍祖一开始送礼,多不过价值二三千两,少不过值四五百两,可从去年冬日开始,他送礼的力度却陡然加大,次次不少于五千两,有一次甚至要送给林棠价值万两的大礼,都被王熙凤拒收,但记在档上,预备林棠查问。

王熙凤也好奇孙绍祖怎么突然有钱了,使人着意打听过。

此时林棠问,她便有话能回:“这孙绍祖突然有钱,是因娶了个好老婆。”

林棠忽想起原书一个人,问:“他娶的是谁家姑娘,能这么尽着他使钱?”

王熙凤笑道:“也是京中人家,姑娘本姓夏,是已经死了的皇商夏老爷的独生女儿,夏家鼎盛的时候,京中城内外桂花局至少有一半儿是他家的,连宫里的陈设盆景儿也是他家供奉,所以都叫他家是‘桂花夏家’。这夏奶奶没儿子,只有这一个女儿,偏也没甚近支嫡族,只有几个远亲。夏奶奶疼女儿,既得了这个佳婿,自然要尽着他得个好官儿,自家女儿才能沾光儿了。”

“原来是他家,怪不得。”林棠平静的点点头。

孙绍祖和夏金桂……啊这……

不管是妻妾之间还是夫妻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总有一个强势些的,那他们两口子现下谁占上风啊?

是折磨死贾迎春的孙绍祖,还是折磨死甄英莲的夏金桂?

想到她的得力秘书甄英莲,再想到被刘司药极口夸赞,已经升了二等女医学徒的贾迎春,林棠对孙绍祖和夏金桂的夫妻生活实况,实在是好奇得不问明白不舒服。

她故意说:“孙绍祖人品低劣不堪,夏奶奶能养活女儿守住夏家的家财,估计也不是个好惹的,倒是不知这夏姑娘是什么脾气,有没有在孙家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