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2页)

事情很快就平息下去了。

林阿爹气了两天后渐渐也把事情丢到了脑后。

*

这两天宛谷村的人走到哪儿都在说这事。

连去镇上都在说。

这天两个来镇上米铺里买米的宛谷村人恰好碰上了,没两句就把话头引到了这事上。

米铺的掌柜精准捕捉到了林言的名字,马上来了兴趣,“言哥儿怎么了?”

“不是言哥儿,是他的二哥三哥……”

米铺里总共也没几个人,他们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旁边买米的人自然也听见了。

其中一个年纪瞧上去三十多的妇人眼神动了一下,她记得她男人的哥哥好像就是嫁到了嘉禾村姓林的人家。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一直没有回过娘家。

她听了一会儿,没忍住凑了上去,小声问道:“嘉禾村姓林的人家多吗?”

“就言哥儿一家。”

妇人心里清楚了,点头道:“那就是了,那位林家阿叔应该就是我男人的哥哥了。”

宛谷村的人愣住,“我怎么听说林家阿叔没有娘家呢?”

旁边人纠正她,“不是没有,是没来往。”

“这是为什么?”

妇人也说不上来,“我回去问问我男人。”

顿了顿,她又问:“方才你们说的言哥儿就是之前在溪首街卖烧烤的林老板么?”

“是啊,就是他。”

妇人回忆了一下自己之前经过溪首街时匆忙瞥到的一眼,只觉得心惊。

在镇上出名的林老板竟然是她的亲戚。

妇人连米也不买了,直接回家去了。

林阿爹本姓严,严是镇上的大姓,很多家都姓严。

妇人进门时,严举正躺在床上发怔,地上散落着几本皱皱巴巴的手抄本。

妇人默默叹了口气,弯腰把手抄本捡起来,无奈道:“不是说章秀才出了新的注解书,借到了吗?”

严举面无表情道:“我去书铺里问过了,掌柜说只有蒋公子手里有。”

妇人不说话了,她记得自家男人说过,蒋公子对章秀才的注解书宝贝的很,而且他和自家男人一向不太对付。

收拾好后,妇人把今日遇上的事说给严举听,“我刚才去米铺买米,听他们说前阵子在溪首街卖烧烤的林老板就是嘉禾村林家的。”

严举一门心思只放在读书上,平日里恨不得连门都不出,而且他们住的和溪首街隔了整整两条街,自然没有听说过。

他甚至都没想起来自己哥哥嫁到了嘉禾村去。

妇人继续提醒他,“你忘了吗,你不是有个哥哥嫁到了嘉禾村姓林的人家?”

严举皱眉看着她,“什么哥哥?”

说完他才想起来,自己的确有个哥哥嫁到了嘉禾村,只是爹娘从来不让提起,只说丢人。

都快三十年过去了,他差点就把这个人给忘了。

“他怎么了?”

“林老板就是你哥哥生的,我听说他烧烤生意好得很,赚了不少钱呢。”

妇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家男人。

当初她嫁过来的时侯严家条件还是说得过去的,可这些年下来因为严举一直考不上秀才,家里的钱都被他花的七七八八了,家里的境况是一日不如一日。

从严举的名字也能看出来,严家爹娘对他寄予了多大的期望,偏偏两个老的只会嘴上说的好听,钱方面全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眼看着日子越来越难过,妇人真是有苦说不出。

今天一听说林言赚了不少钱,她心里就生出了几分希望。

都是一家人,严举做的又是读书的正经事,多少应该能帮一些吧?

严举将来考上秀才,再往上考,成了举人老爷,那言哥儿他们不也跟着沾光么?

想到这里,妇人心里有了些底气,“相公,咱们和爹娘说说,既然你哥哥过得好,让他帮衬咱们一把行么?”

严举脸色铁青,他有读书人的清高,但也知道家里日子不好过,要是他有钱,何至于每日看这些字迹潦草的手抄本。

要是有钱,他也可以像蒋公子那样,第一时间拿到章秀才的注解书,考上秀才还不是轻轻松松。

见他没反对,妇人高兴道:“我这就去爹娘那里,同他们说。”

严举盯着她的背影看了几眼,然后起身把那几本快翻烂的手抄本踢进了床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