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文景逸回家和自家夫人沟通之后才发现自家夫人很愿意做这件事事情, 在文景逸问的时候,陆静娴直接将相关的规划都拿出来了,显然私下已经和谢管彤谢珍珠两个人商量过好几次了。

“珍珠说这是谢大人建议的, 我们成立一个协会,就叫宁州慈济院,将这慈善义赈这件事长期的做起来,这鳏寡孤独,都是些可怜人, 我们打算简直和慈济院扩大些,多收一些,小孩子就教导他们学一门手艺,这样将来长大也有一口饭吃。”

“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官家亲眷, 那些商家的女眷也可以加入其中, 多方出力……”

文景逸见状,自知无力阻止,只能同意, 毕竟这宁州偏远,妻子带上孩子来这, 吃了大苦头,这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在努力。

很快这件事就正式提上了日程, 这件事在衙门没有激起多大的风浪, 毕竟是关乎慈善方面, 这女子心软, 细心, 做这样的事情要有优势一些,加上各家都有人参与,所以就直接被同意。

虽然谢继宁在宁州官衙的旁边找了一个院子, 正式的挂牌成立一个宁州慈济院议事院,还给这部门的安上职位这点让大家有些侧目,但是谢继宁做是出格的事情多了,不差这一点。

加上这慈济院里面的负责的都是三个顶头上司的亲眷,大家想了想,就委委屈屈的接受了这件事,慢慢的也习惯了慈济院的女眷时不时的带着帷幕到知州府大堂商量事情。

时间很快,谢继宁在宁州城度过了第二个年,元宵节过后,谢继宁开始忙碌起来,立春迎春礼,谢继宁率领宁州的众多官员去城郊北郊打春牛、祭芒神,祈祷今年丰收。

三月三清明节,谢继宁又祭祀先贤圣人,城隍庙祭祀,还特意去城郊祭拜百姓公。

百姓公其实就是公墓,时代原因,这些公墓其实就是一个坑,应为各种原因死亡没有人收敛的尸骨都统一放到这地方,谢继宁得知,增加了拨款,自己又亲自上前祭祀,以表心意。

过节都是休息了,进入三月,谢继宁很是忙碌,得益于有意映照的良好的商业氛围,宁州城和花溪市场都很热闹,三月春茶出市,宁州城和花溪的茶叶市场更是将这热闹渲染到了一个小高潮。

很多远处的消息灵通的商人都知道如今的宁州官府不仅仅没有乱收税,还各方面行方便,就连土匪,也因为宁州是剿匪的力度大,没有那么嚣张了,安全,又有好商品的地方,就是生意人最喜欢的地方。

谢继宁等则是想要借着茶叶上新的这个契机想举办一个招商推广会,当然,这是谢继宁的说法,文景逸则是认为官府光明正大的这样宣传商事太俗气,非要举办成为品茶宴会,以文为主,毕竟喝茶,是一件雅事情。

两人各抒己见,争执了好几次,然后选择了都要,文会要,产品推广也要。

这个会议历时二十天,会议的地址分为两个,一是宁州城,二是花溪集市。

花溪集市主要负责各种商品的展览售卖,茶叶,药材,靛蓝等等这些传统的商品,大多是通过官府引导,给商人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而宁州城偏向品茶和文会,更重要的是推介宁州不盛行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之后的大量的香菇,辣椒,还有一些海产品,农产品等等。

谢继宁和文景逸的重心都在宁州城,将花溪集市交给褚知县和沈典史两人,花溪集市虽然以各商家为主,但是大家也都很重视,褚知县和沈典史直接住在了花溪集市。

谢继宁和文景逸更加忙碌,文景逸同意谢继宁弄什么招商会的原因是谢继宁将商事情交给下面的人了,没有如同一开始打算的一样,谢继宁接待人,给人介绍。

尽管谢继宁再三强调,给人介绍只是带上一大队的大商人去逛展览,文景逸也坚决不同意。

而谢继宁同意文景逸举办文会的原因,则是谢继宁将文会变成招聘会。

之前的宁州是求稳,为了宁州的稳定是先抓主要矛盾,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以马永生赵宏中为首的贪官污吏,地痞流氓,以及他们制定的相关的各种名目的税赋。

所以谢继宁上任之初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这个主要矛盾,这一点,花费了一年多。

之后的宁州就需要求稳,以劝农课桑,稳定粮食为主,官府的主要集中力量在恢复宁州的农业生产方面,

其他方面虽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都是在宁州城,都是类似培训基地,实验地一样性质的东西,都没有大张旗鼓的推进。

如今已经是谢继宁来宁州的第三年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谢继宁打算发展工业,这就需要很多技术人员,发展教育,就需要很多的读书人,因此早早的就将宁州这文会的消息传出去,让远处的人也来得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