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第一更)

“谢爱卿, 你确定要这样吗?”永安帝惊讶的问道,昨日谢继宁的拿出来的东西足够大家回味,他同样反复思量到睡不着的。

今天一早下了早朝之后, 就见谢继宁神采奕奕的求见,才一进来,谢继宁就跪求外放,震惊得永安帝反复确认,给谢继宁反悔的机会。

“万岁爷, 微臣从小就有这样的想法,让像我们家的那样的人能吃饱,能穿暖和,孩子能有衣服穿, 微臣想到地方上去, 真真切切的为他们做事。”

“你在朕的身边一样可以,朕已经想好,等你在翰林院三年, 就调你到户部,到时候朕给你升官, 凭借你昨天拿出的东西,朕升你的官, 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万岁爷当日殿试点我为状元, 后面差我入翰林院, 我年纪轻轻, 尚未及冠, 万岁不曾嫌弃,钦点为太子殿下讲学,更是在这一场风波中数次维护微臣, 微臣不胜感激,定当以身报之。”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1)微臣愿意亲自到地方上去,去践行微臣昨日所说的,富民之道,将微臣下派到县里去,微臣将要效仿赵知县,地方没有治理好,就一直不走。”

永安帝上前将地上的谢继宁扶起来,沉声说道:“你起来吧!你好好的想想,朕给你反悔的机会,若是你留着朝堂,三年之后户部吏部甚至兵部你都可以去,去地方上,你年纪尚小,经历不够。”

“回万岁爷的话,微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一时兴起,臣说出的主意,总要实践的。”

“万岁给臣一个贫困小县,臣去试试,就以这个小县为试验点,一旦成功,就能结合怀安县的经验,将这种方法推广出去,其他的各州县也可以效仿,这样何愁国不富,民不强。”

看着谢继宁炙热的双眼,恳切的看着自己,永安帝说道:“朕答应了,你先回去翰林院,之后朕会下圣旨的。”

“微臣告退,愿吾皇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去吧!去吧!”

谢继宁告退之后,御书房一下子安静下来,半响,永安帝叹了口气:“朕本来打算将他培养成太子殿下的得力助手,还让他给太子讲学,他怎么就想外放呢!”

何善笑着说道:“老奴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正如谢状元说的一样,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2)万岁爷你待谢状元好,视他为子侄,爱重非常,他自然想为万岁爷分忧,效忠万岁爷。”

“罢了,罢了,他去就让他去吧,让吏部给出几个地方来朕看看。”

“是”

吏部林方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惊讶:“他竟然要外放,”

“是的,大人,万岁爷口谕,让我们吏部给几个地方。”

“地方怎么选,你们自己看着办,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还想外放。”

谢继宁先辩驳赢过庚方,后面又拿出经济振兴的计策,明眼人都知道,谢继宁前途无量。

只等他再大一点,万岁爷一定会委以重任,没想到,谢继宁自己想不开,竟然要外放出去。

属下笑笑:“大人,你放心,我等一定给这谢大状元选出几个‘好地方’。”

“去吧!”

这个消息赵文轩这个吏部侍郎自然也收到了,想起之前谢继宁应为女子读书和其他人辩驳的时候,自家儿子写回来的信件,赵文轩叫来下属。

“万岁爷让给谢状元选几个地方外放,你们好好的选几个合适的地方,万岁爷既然打算过问,亲自看,到时候你们要认真仔细的将所有选的地方和万岁爷好好的解说。”

“是,大人。”

吏部发生的事情,谢继宁是不知道的,下衙之后,谢继宁回到家中和大家说了这件事。

“师叔,你在京城待得好好的,干嘛要外放。”

“当然是为了成就一番大事业,在京城有什么好的,去了外面,自由自在的。”谢继宁笑着说道。

刘方杰笑着说道:“既然你已经禀告了万岁爷,地方很快就能定下,你外放地方定下,我们就要回怀安,来这么久,观一书院的事情都存放好久,积累了很多。”

“让师父为我操心了,也拜托师父将我外放的消息带回家,让我爹娘也知道情况。”

“珍珠哥哥,你一个人去外地,到时候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办啊!”嘉盈担心的说道。

“不用担心,我当然不会是一个人,还有青木青竹平安春雨他们一起的,都没事的。”

“大哥,你要是能离家近一点就好了,也不知道朝廷会给你选择什么的地方。”

“我打算明天去吏部走动走动,尽量选一个好的地方,吏部侍郎赵文轩是赵知县的亲爹,之前对我颇为友善。”

第二天,当谢继宁往吏部打听自己外放相关的事情的时候,得知自己外放的地方永安帝会过问,就干脆的放下这件事,耐心的等待结果,同时知会好友,和他们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