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在家人的担忧之下, 谢继宁一行人踏上船,飘然远去,他们要从麻线河下游方向行驶, 先去江南,再去看望应文的爹娘。

刘永名在隆回县为官,这隆回县算的上是一个上县,之前的三年,刘永名勤勤恳恳的治理, 税收增加不少。

怀安县有推广什么,刘方杰都会写信给他,积肥,稻田养鱼, 谢家的秘方, 除开羽绒服还有贡品松花蛋,谢继宁都有写信告诉刘永名,虽然在执行过程中比不上怀安县, 但是也颇有效果。

无奈,如今林党当道, 刘永名出头困难,虽然今年考评不错, 但是还是在原地不动, 刘永名心性不错, 有没有不平之心。

写信让谢继宁这个师弟还有自家儿子应文应武好好照顾爹娘, 自己就扎根隆回县。

“正好, 我才就任三年隆回县的很多都才开始,或者都只是一个想法,一个规划, 如今我又留任,就安安心心好好的治理,也能对本地的百姓更加有利。”

在写给谢继宁的书信里面,刘永名乐观的写道,谢继宁和两个师兄的相处都不多,和刘永名这个师父的亲儿子只见过一次,三年之前,调任隆回县之前,过年前,短短的相处几天。

和大师兄顾启元更是连面都没有见过,都是书信往来,但是这两个师兄都对谢继宁特别关心,谢如方每一次去京城,顾启元都会用心的招待。

见谢继宁还有应文站在船头甲板上看风景,看够了船新鲜够了的应武蹦蹦跳跳的问道:“小师叔,我们第一站在那里啊。”

“咱们的目的地是江南,路上就随便走,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停船,然后下去走走,去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去吃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

谢珍珠和刘嘉盈正新奇的看着厨娘做饭,这两个厨娘是跟船的两个船夫的妻子,厨艺都是在谢继宁家的厨房学习过的,做菜颇有章法。

新鲜河里面捞起来的鱼,洗干净之后,直接微微煎了之后就放在砂锅里面炖上,汤色奶白,还放入几块豆腐。

春雨遗憾的说道:“船上人太多了,咱们从家里带的豆腐,才三天就没有了。”

“大哥说快要到咱们隔壁府了,到了之后停船,这些都可以下船补上。”谢珍珠回答道。

两人说话间,厨娘已经开始做第二个菜‘剁椒鱼’,从船上的箱子里面轻轻的拿出一个罐子,用木勺轻轻的盛出一点点红彤彤的辣椒,准备做鱼。

这剁椒是李麦穗亲手做的,最初的两株辣椒,弄出来的辣椒籽培育的辣椒苗,种出来三分地的辣椒因为剁椒要用新鲜的辣椒,不能取辣椒籽,所以只做了这么点。

其他的辣椒都是等老了,晒干,取完辣椒籽之后才拿来吃,第一次吃烤肉的时候,大家都不习惯这个味道,等多吃上几次之后,就爱上了,还好,上一年三分地结的辣椒不少,辣椒籽也不少,今年就能扩大规模了。

剁椒鱼的味道非常霸道,下面一个菜的味道酸菜鱼的味道更加刺激,花椒,辣椒的味道,随着恰如其会的河风,往后面传去,直弄得孙川几人心里痒痒。

孙川几人奉命跟着谢继宁,几人就直接在板桥住下了,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工作还好找,几个属下的力气大,每天都能在码头赚点钱,这日子轻松极,没有想到谢继宁忽然准备游学。

怀安县太穷,锦衣卫没有据点,几人花费大价钱,着急忙慌的准备船跟上,船上什么都没有,本来,几人过习惯了苦日子,也没有什么,奈何谢继宁的船上,一日三餐的传来味道,香得几人控制不住。

“头儿,这谢家护卫团队太难混进去了,都是用的他们家庄子上的老人,不然咱们混进去,这日子就好过了,咱这船太小,又慢,这幸亏他们是出门游玩的,船就慢慢的飘,不然咱们拍马也追不上啊。”

这读书人家就是心大,这一个大人带着几个小娃子就出门,等咱们到大点的地方就联系上面,换船,也不知道他们打算去那里。

几个锦衣卫忍不住的猜想,要是他们能混进谢继宁的队伍就会发现,谢继宁没有方向,就是那里合适就在那里停下来,所以这天晚上,谢继宁他们就在永州停下来了。

“师叔,你快看,这码头好大啊!比咱们板桥的大,都有之前我去南边看我爹娘的时候的一样大了。”远远的看着永州边上的码头,应武激动的说道。

“这永州城很大,咱们可以慢慢的待上一段时间,我们先去客栈,然后打听一下,这永州有什么景色,什么风俗,要是有意思,咱们就将船停下来,然后租房子住上一个月。”

谢继宁笑着说道,几人一阵欢呼,下船之后,发现码头很繁华,力工,叫卖声音都很多,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到了客栈,谢继宁直接包下了整个客栈,然后几人写信回家,这里是大地方,可以送信回家,自己一行人这样出门,长辈一定是很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