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一更)

第二天, 谢继宁起床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深秋难得的阳光,照射在屋子里面, 显得有些暖和,谢继田在屋子里面爬来爬去,李麦穗见谢继宁起床,笑着说道:“起床了,自己洗漱, 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谢继宁懵懵的坐在台阶上,看着自己弟弟将脚塞在嘴里,也不阻止, 听到自家娘亲说的话, 抬头说道:“都可以,娘你做的什么都好吃。”

小李氏笑得更大,连忙说道:“娘给你煮面, 放肉沫加一个煎蛋,这是你最喜欢的了。”

谢继宁想, 自己最喜欢的早餐不是面,而是米粉, 黄焖牛肉粉、红烧牛肉粉。只可惜这一世在整个济州都没有, 反正谢继宁没有见过米粉, 应该是怀安县的稻田少, 米比较珍贵, 而且商业不流通的原因。

谢继宁暗暗的将米粉的制作记在心里,想着有机会要试试,只可惜没有红薯, 谢继宁甚至拜托来往的商人问,都还没有问到,要是有红薯,用来做粉条,划算极了,又不伤粮食这个根本。

吃完面条,谢继宁接着躺在书房,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谢继宁已经忙碌好久了,难得休息一下,家人也都不打扰,反倒是谢继田一直在谢继宁的周围自己转,见谢继宁不哄他,也不哭闹,乖乖的自己玩自己的。

为了方便,谢如方直接在荒地的另外一边,建了几排仆人们住的房子,后面又将养殖场,作坊,交易的挪过去了,所以现在谢家宅子里面恢复安静。

家人们都出去忙去了,小堂弟堂妹也被他们的娘带在身边。

现在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忙,两个庄子的管理,县城的铺子,家里的作坊,虽然有下人,但是谢家一家人都不放心,都亲自管理起来,这样带来的是明显的进步。

就连二婶三婶看起来都干练极了,谢继宁让家里的大人学习,大家一边学一边用,很快就融会贯通了,一开始因为快速扩张带来的慌乱现在都井井有条了,谢继宁仅仅是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还有流程。

谢家人就凭借流程规矩,就将事情打理顺了,谢继宁惊喜的发现,就连面对师父送给自家的仆人,家里人都能够大方的用起来了,两个庄子的一些管事也教导出来了。

正想着,李麦穗端着鱼干,果干糕点的等等进屋:“宁哥儿,快来吃点东西,”

谢继宁斜躺在榻上不动,李麦穗干脆将东西放到了榻上,就在谢继宁伸手够得着的地方,谢继宁拿起鱼干,惊喜的发现味道清香,又酥又嫩。

“娘,这东西怎么做的,味道好极了。”

李麦穗一边将在地上玩耍的小儿子抱上来,然后将一小块糕点给他,一边自豪的说道:“你不是喜欢吃鱼吗,这是舅舅他们在山泉水里面打捞的小白鱼,长不大,但是用面粉加作料炸出来一点腥味都没有,你舅舅他们特地送来给你吃的。”

“山里的好东西真的不少,这鱼我从来都没有吃过呢!”

“今年还找了很多的山珍,菌子,送了好些来给你吃,往年那里有这么悠闲的时间去找这些东西,今年大家吃饭不愁了,就去了山上好几次了。”

谢继宁忽然想起来自己看过的《王祯农书》里面曾经简单的提到过的香菇的栽培方法,著名的砍花法栽培香菇法。甚至在谢继宁的那一世人还有很多人用,只是由于这个方法伐木过多,所以被渐渐的放弃或者改良。

但是对于这一世来说,能种出来就是极大的利益,谢继宁跳了起来,问李麦穗道:“娘,我爹呢,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要上山,”

“让青木青竹两个陪你去一次,你去姑姑家讲你要的编筐了,你爹去县城咱们家的铺子了,你二叔去宝田庄子,三叔去平山庄子,这有些人不去商铺,直接去庄子上拉要人去守着;你奶奶回李家屯了,二婶三婶在作坊呢。”

谢继宁虽然知道家里忙乱,结果听自家的娘亲一说,感觉家里一点都闲不下来,劝说道:“有些事情可以让管家做就让管家们做,再说族里不是有人帮忙吗?”

“那里放心,都要有自家的人盯着的,就算不是一天到晚,也要有半天在,几个管家也都在的,作坊那边就要两个管家,两个族里的一共四个人,要收东西,要管人,庄子上也是,咱们家那么多猪、羊、鸡鸭等等都要人。”

“至于县城,你最清楚不过了,平时四个管事的,还有很多打下手的,都忙不过来,咱们家的松花蛋一下就成贡品,被搬空了,你爹要去和人说清楚,让一些人等等。”

谢继宁道:“这件事情青木青竹不熟悉,还得等我爷爷、我爹他们回来再说,现在我先去稻香书院看看,娘你习惯不习惯,管账的时候有没有人为难你。”

李麦穗说道:“族里你那些伯伯想来一起管,这每天这么多饭菜,动心的人太多了,我和你大伯母都不同意,按照你说的,每天将女娃子关在食堂,她们吃了才放出来,不许她们带回家,一开始大家都不同意,现在也都没有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