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合一

想到教育, 谢继宁早就有了打算,谢继宁严肃的对一家人说道:“明年送弟弟妹妹去私塾读书。”

“我自己没有时间教他们,之前没上多久, 我就去了老师家,昨天在县城,我问他们,都忘记得差不多了。”

谢如桐高兴的说道:“送他们读书吗?那太好了,宁哥儿, 你去县城了,刚刚开始的几天,小石头还学习,后面就不听话了。”

这些谢继宁是能想到的, 毕竟自己家的这些长辈对于教育不太懂, 加上弟弟妹妹们自制力差,并且还存在让弟弟妹妹干活的情况,这样的环境当然学不好。

谢继宁就想送弟弟妹妹到私塾去, 不说其他,起码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婶三婶更是惊喜非常, 自从谢继宁读书,就见到家里的情况一天好过一天, 而且谢继宁在家里越来越受重视, 当然明白, 读书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杨氏之前就和谢如桐商量着儿子去读书, 总不能所有好处都谢继宁一个人占有, 本来就是长子长孙,田地都要多分一点,还全家都供着读书。

当然, 杨氏的这些话被厚道的谢如桐骂了,其实大家都知道,不是说想读书就能读好的,就像谢继宁这样读书厉害的,方圆百里都没有一个。

杨氏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明白是一回事,心里不舒服是另外一个回事儿。

谢如柏将手里还没捂热的银子放在桌子上,笑呵呵的说道:“这银子我也不要拿着了,就家里给小子们读书。”

谢二叔如桐也打算把银子拿出来,杨氏在一旁干着急,却不敢说话;谢继宁阻止了,将二叔的银子递回去。

谢老三见此情景就说:“老三,你自己拿回去,宁哥儿读书的钱是公出,没道理其他孙子的就要你们自己出,读书的钱,公中出了。”

谢老三见谢继宁分钱,大家都皆大欢喜的样子,慢慢的领悟到公平的意思,心里想,我也要做一个公平的一家之主。

公平的谢老三接着说道:“宁哥儿说的事情就是我的想法,咱们家现在有五件事情,大家都要记在心里。”

谢继宁说话、算账一条一条的,谢老三听了觉得自己的孙子这样说话有派头,就自己学着总结出来说。

“一是去请中人买地,那朱中人说过,这买卖,尤其是大宗的买卖,最好请中人,立红挈,虽然要交点钱,但是安全,谁也夺不走,这中人的钱花得值。”

谢老三学着谢继宁师父刘方杰喝茶的样子,非常有派头的轻轻喝一口茶,然后慢慢的放在桌上,再接着说话。

“二嘛,就是要准备一下,咱们家建房子。”这句话话说出来,谢老三只觉得自己要飘了起来。

谢老三家现在这个房子还是他刚刚分出来的时候建的,后面就从原来房子的两边加,一大家子人挤在这破房子里面,房子窄,墙破,屋顶漏雨等等。

眼看着孙子辈慢慢长大,谢老三为房子愁得睡不着,结果终于45岁的这一年,他又可以重新建房子了。

谢老三兴奋的安排起了几个儿子的任务,“老二,你去桥头集上问问砖,计算咱家的房子,将砖订好。”

“老三去问瓦,老大和我一起去请木匠石匠还有先生,咱们家起大房子,也该请先生来好好的瞧日子。”

谢老三越说越兴奋,但是还是记得,将主线拉回来说:“第三就是准备一下,明年开春送几个小的去读书。”

说道这里,谢老□□应过来:“宁哥儿,小珍珠也送啊,她是女娃。”

谢继宁理直气壮的说道:“送,为什么不送,他有哥哥弟弟都在学堂读书,不怕人欺负她。”

谢老三刚想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不是害怕孙女被欺负。

结果谢继宁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就接着说:“咱们家也不差这点钱,送她读几年,多少识几个字就行。”

李杏花连忙说道:“宁哥儿,你还小,你不懂,妹妹就让她学学针线活就行了。”

见谢继宁不为所动,李杏花咬咬牙说道“你要是舍不得,奶奶想办法送她去学绣花,掌握一门本事,将来也不愁。”

谢继宁道:“针线活要学,字也要认识,她那么小,不读书留她干嘛,镇上根本没有绣花的师傅,送她到县城,年纪太小,被师傅打了都不敢哭。”

李麦穗说道:“宁哥儿,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女的读书的。”

谢继宁道:“那些书上的才女我就不说了,现成的就有一个我师母是读书的,你们看看她的气度,这是读书人才有的。”

一想到刘夫人,大家都停住了,刘夫人李静安是谢家人见过的最优秀的女子了。

不说容貌,单说气质和性格,气质独特,性格温和,让人观之可亲,同为女性的李麦穗等人在她面前,升不起半点嫉妒之心,只觉得就像仙女下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