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这一晚一大家人都辗转反侧,但是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早早起床了。

吃过早餐浩浩荡荡的就出门了,谢老三见自己家那么多人,就带着儿子儿媳们分开走,独独留下谢继宁奶奶李杏花和谢继宁。

就连谢如方夫妻两也被赶走,只有谢珍珠舍不得哥哥,被谢继宁留下,带在身边。

李麦穗带着两个弟媳妇走,去到处逛逛,看一下县城,而谢老三带着三个儿子往之前买牛的朱中人那里去了。

师母静安也松了一口气,人太多了,恐怕一进去就被堵得严严实实了,想到这里,到对谢家有了些好感,到底是能养出宁哥儿这样人的人家,还是颇为体贴的。

李家布庄的掌柜的正在冻得瑟瑟发抖,因为是布庄,也不敢生火,所以天冷全靠扛过去,正在抖脚的时候就看见自家姑奶奶的轿子在门口停下。

几个仆从簇拥着两辆轿子,只见前面一辆轿子上先跳下一个小公子,转身等着后面的,原来是自家姑奶奶李静安带着小孙子还有一老两少两人。

布庄掌柜的连忙几步跑出门去,低头对着姑奶奶李静安行礼道:“天冷姑奶奶怎么来了,有事情你传唤小的一声,小的立马就到。”

静安就微微一笑道:“掌柜的不必多礼,你是咱们家老人了,我今日来并无其他事情,想陪我这老亲家来买点东西。”

周掌柜想到半年之前自己家姑爷收的关门弟子,当时掌柜的还和自家三少爷一起去送礼,所以立马反应过来,对着祖孙三人招呼。

一进门,周掌柜就让人去门口守着,今天不让其他人进来了,以免打扰到自己家的姑奶奶,安排完这些,自己亲自提着茶送上去给李静安,然后陪着说话。

静安笑着对掌柜的说道:“不用陪着我,你去给宁哥儿的祖母介绍,要好好的讲,拿出合适的来给伯母看。”

听了师母这句话,谢继宁才明白,这布庄应该就是师母娘家开的。

想来师母就是故意照顾自己家,这才故意带来自家店里面。

谢继宁拉着妹妹,带着应武,三人目不转睛的看着布匹,一层一层的堆满了整个店铺,李家店铺是整个怀安县最大的,主要是做的批发生意。

下面的许许多多的小商家都来李家布庄批发,所以店铺特别大。

谢继宁奶奶李杏花看着这布匹,都看花了眼睛,这也好那也好,周掌柜连忙在旁边仔仔细细的介绍起来。

“这种布匹是棉的,又细又软,可以用来给家里的小孙子做衣服”

“这种是粗布,耐穿,穿好久都不烂”

“……”

李杏花听得晕头转向,但是还是连声问,仔仔细细的对比,听了周掌柜的介绍,那一个都想买,主要是价格太低了。

李杏花不知道是刘夫人李静安娘家的铺子,听叫姑奶奶还以为是普通亲戚家的亲戚做的生意,一边听还一边和静安说:“你家这亲戚仗义,这个价格太让得人了。”

静安微微笑:“当不得夸奖,都是自家一家人。”

听到周掌柜的介绍,三个小孩子都无聊了,谢继宁穿越之后,对于逛街买东西失去兴趣了,加上物资匮乏,没有什么好东西,对于买东西已经逐渐觉得麻烦了。

连谢继宁这样的大人灵魂都觉得无聊,更不要说两个小孩,很快两个小的就向往外面的世界了。

谢继宁跟着两个往外面走,春雨连忙跟上,谢继宁往旁边走去,就见到门匾上是李家货栈,李家两个字和旁边的李家布庄的字是一样的,一看就是经过设计的类似log一统一的东西。

谢继宁问了旁边的应武道:“武哥儿,这个是不是也是你外□□家的。”

应武茫然,他对这些不了解,倒是旁边的春雨道:“公子,这也是夫人外家的,舅老爷他们都搬家到济州做生意了,这边只留几个掌柜的在这里,平时是夫人帮忙照看。”

李家是怀安县的本地商家,主要做一些粮食布匹茶叶等生意,近些年生意渐渐做大了,为了方便,就举家搬往济州去住了,怀安县就留一些老仆在家。

怀安县的一切都交给静安这个姑奶奶来照管,春雨是静安身边的大丫鬟,对于这些产业比较清楚。

话音才刚落,几个人就走到了铺子里面,铺子里面很大,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因为人多,东西也多,铺子显得有一些杂乱。

春雨将谢珍珠抱在怀里,然后提醒谢继宁应武不要分散了,带着两人往掌柜的那里去,却见掌柜的正在和人谈生意,春雨见此,连忙示意掌柜的不用招呼自己,就带着三人慢慢的看这些东西。

谢继宁只见这货栈里面南北干活,粮食种子,瓜子枣子,作料什么的都有,这是了解这个世界的物质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