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谢继宁将几个小萝卜头带到自己的房间,屋子里面放着床,床外边是一个书架,床头上放着竹子编的框,里面有谢继宁的衣服。

紧紧挨着床有一个书架,上面有许多本书,都是谢继宁想方设法找来的,一部分是买的,一部分是谢继宁师父借的。

书架外面靠窗的地方是谢继宁的书桌,谢继宁抱出一摞书来,这些都是他手抄写的《三字经》《千字文》,谢继宁打算用这两本书来给弟弟妹妹进行启蒙。

谢继宁一共有七个弟弟妹妹,未来还可能会有更多的,因为多子多福,虽然谢继宁明明知道,孩子生多了,对女性的伤害特别大,但是面对这样的社会却无力改变,生命太脆弱了。

谢继宁自己的亲妹妹谢珍珠,今年五岁,弟弟才两个月,名叫谢继田;

二叔家的堂弟谢继平今年七岁,就在谢继宁的后面一年出生,弟弟妹妹们多是他带,机灵可爱,谢继宁和他最为亲近。

谢继岩小名小石头今年五岁,调皮捣蛋,还有一个三岁的妹妹小兰子,三叔家结婚晚一些,只有两个小孩,大的谢继祥今年5岁,在小石头后面2个月出生,小的妹妹谢竹才两岁。

太小的接收能力还不足,谢继宁为了效率,就将小的三个交给李杏花带,自己只带大的四个学习。

谢继宁简单的做了一个教学计划,每天五节课,就像现代学前班的样子,早上三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没灯,也就没课,让他们玩。

在自己的假期期间,除非特殊情况,不然不放假,课程暂定为语文数学,语文就是《三字经》《千字文》,数学的话教他们基本的加减,记账。

本来谢继宁想把弟弟妹妹送去读书,但是私塾不收女孩子,而且没有充足的准备,没办法说服家人送所有的人去私塾读书。

可惜谢继宁自己的学习压力就特别大,他一年学别人三年学习的东西。

尽管有穿越福利,谢继宁自己这一世的记忆力反应力都很快,但是科举竞争大,谢继宁不敢掉以轻心,没办法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教弟弟妹妹。

为此谢继宁想了好久,想找到一个适合现在自己家挣钱的方法,而且还不应该是小打小闹,细水长流的那种,应该来一波大的。

谢老大谢老二家里的行动声势浩大村里人都有关注。

谢老三想,自家大孙子已经把话说出去了,瞒也瞒不过了,早上出门的时候,三个儿媳甚至自己家老伴都蠢蠢欲动,想回娘家了,既然如此,不如都说。

见自己大哥家的人都还在准备背粪还有砍草,自己不如就家去,和自己的大孙子商量一下怎么说。

“人之初,性本善。”

谢老三远远的就听到自己家里传来读书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孙子孙女在读书。

李杏花和李麦穗在做饭,动作都轻飘飘的,一点声音都没有,整个院子,除了读书声,没有一点其他声音,连小黑都安静的躺在地上。

谢老三在屋外看着读书的孙子们,一时之间都不忍心去打扰了,反倒是谢继宁,见到谢老三,轻轻走出来。

谢老三搓了搓手,然后说道:“宁哥儿,你爹呢?我和他商量一下章程,族里其他人,还有周围的亲戚,都要告诉的。”

谢继宁想,这方法简单,但是不能无私分享,农家肥是一件小事情,以后自己家定然还会有其他好东西,要让大家有一个认知,自己家的东西不能白拿,人性是禁不起试探的。

便试探的开口道:“我爹去整菜地了,爷爷这样,咱们家的亲戚有远有近,远的自带干粮帮咱们家林地旁边开荒三天。”

“近的一天,不算亲戚的就五天,咱们家族里的近亲就帮咱家南坡的,长沟的,跑马地的坡地的地埂铲一天,这样行不行,可不能少了,咱家几个劳动力都要去教呢!”

谢老三一想谢继宁已经方方面面都想到了,连忙点头说:“行怎么不行,就按你说的办,”

谢继宁又补充道:“爷爷,去和贤大伯爷说一下这件事情吧,看看他要不要和里正说。”

谢老三听到此处,转身就出门去了,刚好谢继宁父亲谢如方回家,就被谢老三带走一起去见族长。

谢继宁转身和李杏花说:“奶奶,我爷爷他们去说这件事情,我大伯爷一定会留他们吃饭,我们就不等她们了,”

不如咱们先吃饭,吃个饭之后你和我娘还有我二婶三婶就回去一趟,也告诉一下我舅爷他们这件事情,让他们趁早割点草,不然我怕之后割草要去得远了。

板桥谢家湾是丘陵地地区,多山,所以坡地也多,南方的温带气候下,板桥的植被还是挺丰富的。

但是现在正是冬天,割草,搂叶子都特别麻烦,但是其他时间大家都是不得闲的,为了明年的春耕之后有肥料,大家都不会偷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