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为国纳妾】(第3/3页)

晋王承诺,只要做了官员,全家有三个人会说汉话,就让他们今后做汉人。这些会说汉话的吠舍官员,瞬间干劲十足,因为变成汉人之后,等于全家都被抬了种姓。

刘大同跑去太武城报道,营长带他们去武力收税,随军还带着一个泰米尔翻译。

沿途冲进几个村社,那里的贵族管理者,只要老实补税就免于处罚。但凡狡辩几句,直接灭族,女眷分配给汉人做小妾。接着,提着这些脑袋去收税,剩下的村社贵族就老实了。

实控区域的村社,还有许多田产没分,这些田产的粮食归公。

赵匡栐这次派船回去,还得去吉大港、马六甲借船。赵皇帝说了,攻下坦焦尔的第一年,会给晋王物资援助额度,限额之内想要什么都可以。

赵匡栐得赶紧动手,把官员、将士的家属接来。并多弄来一些农具,这里不缺耕牛,但缺铁犁、锄头等物品,很多佃户是买不起犁的。

接着,还要在沿海招募移民,去了印度就立马分田,每人十亩水田起步,分到旱田则数量翻倍。

不会种地的疍民和市民,同样可以过来。愿意分田的就分田,不愿分田的住在太武城,只要识字就能担任官吏。

这个政策很吸引人,虽然远离家乡,但去了就能做官啊,小学没毕业都能当官!

而且,不管有没有老婆,来了这里便可娶妻纳妾。生的子女越多越好,纳妾生子就是给国家做贡献。

就连张大坤这个普通士兵,在水稻收割之后,都又纳了一个妾。

他透露了纳妾的意思,隔壁村社百姓,纷纷带着女儿过来。不要聘礼,倒给嫁妆,只求能把女儿嫁给汉人贵族。

张大坤笑呵呵的精挑细选,最终选了个肤色最白、相貌最好的,在印度过着一妻一妾的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