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第2/3页)

但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不是吗?

公不公平的,能有江山社稷重要?

可问题来了,一众儿子和闺女里,最叫弘辉看好的就是时康了。

在他看来只要是能干的,儿子女儿都一样。可若当真挑了女儿做继承人,首先朝臣那里就是不小的阻力,其次是天下百姓,最后还有宗室以及将来子嗣的问题。

时康的孩子若是不姓爱新觉罗,那他是肯定不敢下去见列祖列宗的。

便是姓了爱新觉罗,他也得防着‘后族’做大。相比之下,选择贾蘅这个脾气性子好,家族人丁单薄的,好处多多。

湘云琢磨了一回,难得认真的跟弘辉说了一回能力和责任。

“古人说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是不懂的。但当初我们家的生意做得大,手底下攥着好几万人的生计。若靓靓撑不起来,咱们也不敢叫她硬撑。如果有儿子,咱们也要看看儿子能不能将这份家业撑起来的。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咱们总要挑最能干,最优秀的那个才能将家业悉数交付出去。

当时我和你九叔就想过如果靓靓不能将生意撑起来…我们就将名下所有生意或是打包卖出去或是拆了卖出去,叫有能力的人管着,如此方能对得起那些给咱们做事的老老少少们。

其实老百姓们才不管当家的是爷们还是女人,他们更关心的是当家人有没有血性,有没有能力,能不能带着他们过好日子。宋朝的皇帝个个都是爷们,可最后怎么了?靖康之耻时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所以说这当家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能力,胆识和血性缺一不可。

再瞧瞧我们家靓靓,不是九婶自夸。小小年纪就考进了稽查组,查帐办差事不比任何一个男儿差,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成立商部,主管全国经济发展,每年国库的营收有多少是她商部努力的结果?如今有多少人夸赞敬佩她,就有多少人佩服先帝眼光独到,不拘一格的。

早些年因着靓靓是女儿,我和你九叔总是被人非议笑话,可看看现在,大清多少人家为咱们立了长生牌位?所以说,人的眼光得放长远些。也许一时间看不出来什么,可时间一长,是骡子是马总能见分晓……”

为了不显得自己猜到了弘辉的真实意图,湘云还不要钱的猛夸了一回小姑娘和她自己。

说她自己真棒,特别会生孩,不然也不会生个小财神爷出来。又说她自也是聪慧能干的,也挣下了一片家业,小姑娘这么聪慧能干绝对跟她这个当娘的脱不开关系。

更夸小姑娘本事,没有辜负四爷和弘辉的期盼,没叫大家伙失望。

说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的喝了两大杯茶水后,湘云才站起身一边跟弘辉告辞,一边又说去后面跟太后辞行。说他们在京城呆的时间太长了,骨头缝里都长毛了,要出门溜达溜达去。

啧,什么溜达?

不过是带着贾蘅出门避风头罢了。

╮(╯▽╰)╭

又走?

还骨头缝里长毛?

这都什么形容词呀。

心忖了一句,弘辉又说了几句注意安全的话便目送湘云出去了。

等湘云走后,弘辉便背着手站在《千里江山图》前盯着这幅画发呆。

这幅画是用一种浮雕的形势弄出来的大清地图,就粘在乾清宫的侧殿墙上。

整整一面墙。

地图一侧是小姑娘欠欠的挂上去的一块长条木牌,上面写了各州县人口基数,土地面积,大清国库存银情况等等每年都要更新一回的信息。

看着这幅《千里江山图》以及旁边的木牌,弘辉久久不语。

他想,如果真的要立时康为储君,那就不能秘密立储。

秘密立储是死后才会公布的传位诏书,一但有人存了私心,就会立即以男女性别反对,然后质疑这份诏书的真假。一但传位诏书被质疑,那时康就无法顺利登基,而大清也会陷入党派和储君之争。即便时康最后掌控了局面,怕是他也得折上几个儿子进去。

弘辉想,他也许应该先立皇太子。

只是今年还是兴隆元年,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不过弘辉还是以防万一的立了一份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上。

这份传位诏书上写的是时康的兄长,也就是弘辉嫡长子的名讳。

之所以不写时康,也是因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弘辉也不想拿大清江山,万千百姓去赌。

他怕届时真的出现党争,将大清带入内耗中。

至于时康…弘辉准备过个五年八年后如果时康仍是他所有子女里最优秀的那个,他就会当众立时康为皇太女,然后将正大光明匾后面的传位诏书销毁。

那时候他帝位稳了,时康的年纪也到了,她的能力更让文武百官见识和熟悉了。立她为皇太女,便是还是许许多多的反对之声,有他在上面看着,也不会让大清乱成一锅粥。